这么多年,进口榴莲的国内价格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

2024-06-26 12:29:00 - 深圳新闻网

这么多年,进口榴莲的国内价格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

郁达夫在《南洋游记》中写道:“榴莲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2023年,中国人吃掉了142.59万吨进口鲜榴莲,比2022年增加了大约40%,进口金额近500亿元。

爱榴莲的人就跟爱吃螺蛳粉的人一样,喜爱者趋之若鹜,不喜者避之不及。某大型商超之前卖149.9元的榴莲盲盒风靡一时。

报恩榴莲和复仇榴莲的词条此起彼伏,说实话,我不爱吃榴莲,家里人很爱吃。每次经过水果店,掏出手机支付的时候总免不了心疼一阵。没忍住查了一下批发价,前几天,越南干尧榴莲批发均价16元/斤,泰国金枕榴莲批发均价25.5元/斤。也就是说,一个重约5斤的泰国金枕榴莲,批发成本就要「130元左右」。

一些高端榴莲品种,比如猫山王,价格更加夸张。知名电商里一个五斤左右的液氮冷冻猫山王,售价在「500元左右」。有些猫山王榴莲出肉率只有33%,性价比算是比较低的了。这么算起来的话,榴莲确实无愧于“水果之王”的名头,价格遥遥领先。2002年,据我所知,一个榴莲大概的价格在「20-30元」人民币左右,按一个榴莲平均3斤来算的话,每斤榴莲差不多就10元。

所以,为啥榴莲会变得这么贵呢?

一颗榴莲的跨境之旅

最新的一个数据是,全球市场上91%的榴莲,几乎都被中国人吃掉了。

这么多年,进口榴莲的国内价格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

榴莲种植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资料显示,我国只有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省能满足这样气候条件,其中与盛产榴莲的东南亚国家环境最为相似的只有海南。

1958年,海南农垦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从马来西亚引种过一株榴莲树,但六十多年来,这棵树只结过一个果实。因此,研究所得出“海南不适合种植榴莲”的结论,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南科研及产业界都没有再涉及榴莲。所以,我国市场上的榴莲,几乎全都依赖于进口。

产地采摘的难度以及工人的成本高、热带水果保质期短,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和技术支出大,巨大的市场滋养了国人的需求,这些因素的累计,最终体现在便签上的高价。

和2015年相比,2023年我国榴莲的进口数量增加了116.08万吨,其中2020年至2023年间就增长了88.37万吨。2023年榴莲进口数量更是空前增长,我国已成当前「世界最大的榴莲进口消费市场」,而且市场依旧在不断扩大。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每公斤榴莲的进口价格约为11.8元,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攀升至33.1元,标志着在短短六年时间里,国内榴莲的进口成本足足翻了三倍之多。

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市场

不过,当下事情正在起变化。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人的低价榴莲,正在从东南亚市场里内卷厮杀中慢慢显现。

泰国作为中国进口榴莲的主要来源国,一直独占鳌头,但是今年1-4月份以来,我国从泰国、越南、菲律宾进口的鲜榴莲与2023年同期(31.45万吨)相比,进口量减少了11.23万吨。

泰国榴莲减产,而越南和菲律宾则乘势而上,搅动对华出口榴莲市场。越南和菲律宾对我国出口榴莲的数量大大提升,增速分别达到91%和607%。

汇丰银行东盟经济学家ArisDacanay曾指出,“榴莲市场仍在扩大,东盟其他经济体急切地涌入,与泰国竞争对水果之王的主导地位。”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八个月后,越南榴莲同缅甸香蕉、柬埔寨龙眼一起,首次获批准进入中国市场。从另一层面来说,我国榴莲进口激增是中国消费者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的一个体现。

《纽约时报》评论说,当一个日益富裕、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尝到某种美食时,整个亚洲地区都会重新塑造自己,以满足中国的需求。

这么多年,进口榴莲的国内价格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

在越南,据其官方新闻媒体报道,农民正在砍伐咖啡树,为榴莲腾出空间,目前,越南全国榴莲种植面积超过「11万公顷」,年产量达「85万吨」。

而过去十年里,泰国的榴莲果园面积翻了一番,泰国政府部门此前预测,由于果农不断扩大榴莲种植面积,全国2023至2024年度的榴莲产量将增加15.3%。在马来西亚,劳布外山上的丛林正被夷为平地,修成梯田,为种植园让路,以满足中国对这种水果的需求。

榴莲能否回到

曾经10元一斤的时代?

进口市场来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榴莲价格的下降。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也有中国企业介入产业链的身影。

这从泰国的贸易专家的话语中窥见。据泰国国际贸易专家阿特·披讪瓦尼称,中国已控制了大约70%的榴莲批发和物流业务。他在5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泰国自己的榴莲批发公司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

如今的中国水果江湖,有着“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的说法。据说中国人每吃掉10个榴莲,就有1个源自洪九。

洪九果品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榴莲分销商,从山城棒棒到西南“水果大王”,创始人邓洪九从山城一个支点,撬动了整个中国的榴莲市场。其商业模式就是从原产地直采,自有工厂加工分拣,销售给全国终端批发商、新兴零售商、商超等客户。

依靠这一做法,洪九果品练出规模优势,拿货、议价及利润能力,行业独一无二。甚至,泰国的榴莲果农都要等着它报完价,再和其他商贩做生意。

「国内企业重塑榴莲供应链,储存运输技术的提升,让东南亚种植户获益的同时,带动中国消费者享受更低价格的美食。」

中老铁路开通后,榴莲从泰国发车3—4天抵达昆明,4—5天运抵重庆,5—6天运抵广州。据泰国媒体报道,从泰国玛达普站开往中国广州的“榴莲班列”,已打破从泰国运输水果至中国所需时间的最快纪录。

正如一位采购商所说,中国的“果盘”足够大。

技术的赋能、市场环境的改变、创新的激情,中国的“果盘”正在越来越大,更大的变量,正在种植端出现。

国产榴莲也开始支棱起来了。

2019年,海南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60多岁的榴莲树,意外地开始结果。

这么多年,进口榴莲的国内价格为什么就是降不下来?

2020年,海南省首批榴莲种植基地、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开始规模种植榴莲。

2020年,在海南省农科院等科研支持下,基地完成榴莲嫁接、数据采集等。榴莲幼苗存活率达98%。

今年,海南榴莲开始规模结果,预计挂果面积将增加到4000亩,总产量将达到250吨。并且国产榴莲拥有进口榴莲不具备的优势:树熟,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臭味,只有榴莲原本的香味,6月份批量上市,接受市场的检验。

一颗国产榴莲,背后是研究机构前期的大量农业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支持,以及国内气候的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实力匹配带来的成功。国产突围打破海外市场的垄断,海外市场多方入局,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帮消费者。

振奋的消息说完了,我们也要给这场国产榴莲和进口榴莲的“掰头”浇浇冷水。

由于榴莲树的生长期比较长,4年—5年才开始结果,目前国产榴莲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产量低是事实,今年海南榴莲的产量如果能达到250吨,也只是进口榴莲的零头小数而已。

虽然说国产榴莲有树上熟、新鲜度和口感更高的优点,但是产量低,在2023产季有少量成品流通到市场上,而且价格高企,去年国产榴莲的代理商零售价是60元/斤—65元/斤,是品质较好的进口榴莲价格的一倍了。

在最直观的价格面前,普通消费者对于国产榴莲的信任和想象相信暂时不会太多。主打中高端市场不失为另一种路径选择。

有消息指出,预计国产榴莲的生产高峰在2026年,总体可达到5万亩的种植量,产量也会相应增长。吃上10元一斤的榴莲,还会遥远吗?

采写丨梁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