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转机!多家上市公司扎堆公布舆情应对制度方案,释放什么信号?

2024-06-26 14:50:59 -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舆情事件层出不穷,上市公司面临的舆论环境日趋复杂。近日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内部要求鼓励上市公司建立舆情应对制度,包括“尚未建立舆情应对制度的公司要补齐制度短板,细化网络虚假信息检测处置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虚假信息应对长效制度机制”等内容。

为积极应对舆论风险,确保品牌声誉和投资者利益,众多上市公司已开始积极行动,通过制定和发布舆情管理制度,构建起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6月26日,方盛制药、海优新材、铭利达、凯盛新材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公告发布各自的舆情管理制度公告,标志着上市公司在品牌声誉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舆情管理制度:快速反应协调联动

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引导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成为了现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海优新材为例,其最新公布的舆情管理制度明确指出,公司将以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为原则,设立专门的舆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直接领导,确保能够迅速响应各类舆情。该制度涵盖了对各类媒体负面报道、潜在影响公司声誉的传言信息、可能导致股价异常波动的信息以及其他重大事件的全面管理。制度中特别提到,公司证券部将作为舆情信息的采集中心,负责监测、分析和核实相关信息,并建立完善的舆情信息管理档案,确保每一条关键信息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

危机?转机!多家上市公司扎堆公布舆情应对制度方案,释放什么信号?

此外,海优新材还强调了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和系统化运作的处理原则,力求在危机面前展现企业的正面形象,通过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以及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不断提升在危机中的组织协调和应对能力。同时,公司还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因未遵循制度规定造成损失的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并可能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在面对舆情危机时,及时采取行动,澄清事实,化解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智慧信息助力企业建立声誉管理机制

上市公司构建舆情管理制度有何重要性?回顾过去一年,宝马MINI、青岛啤酒、农夫山泉等知名品牌遭遇的舆情事件,无一不在警示舆情管理的缺失可能带来的巨大代价。

2023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宝马MINI展台工作人员被指区别对待访客,导致双标争议,事件曝光后,宝马MINI陷入舆论危机,随后股价出现下跌,当日宝马股价跌幅达到3.74%,市值蒸发约163亿元人民币。

2023年10月19日,一位身着蓝色工服的人疑似翻入原料仓库内小便的视频内容在网络上传播,发布者称事发地位于青岛啤酒三厂,引发网友热议。10月23日,青岛啤酒开盘股价下跌300亿,跌幅6.77%,较年内最高点125.65元跌去四成。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逝世,引发各界缅怀,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农夫山泉深陷舆论风波之中,钟睒睒被指“农夫与蛇”,遭遇全民抵制销量下降,股价下挫市值蒸发。

这些事件深刻揭示了建立健全舆情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有效的舆情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公司及时识别和响应潜在的舆情风险,通过透明和积极的沟通策略来减轻负面影响,保护公司股价和市值不受不必要的波动。因此,上市公司构建舆情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外部风险的防御,更是企业内部治理、价值保护和持续发展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市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在6月13日由金融界与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品牌的长远之路:可持续发展与声誉管理”高端闭门研讨会上,资深媒体人、新闻官,舆论引导和危机处理专家王惠强调,在社交媒体普及与信息高速流通的今天,任何微小的负面信息都可能迅速发酵,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舆情管理体系,对企业维护品牌形象、保障投资者利益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媒体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转变,企业的舆情处置也由此遇到更多压力和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就要在传统的舆情引导方式中增加智慧信息。金融界作为国内财经媒体领域中领先的聚合分发平台,基于新质生产力工具,以智慧信息内容生产、聚合分发、美誉度管理和舆情监测四大核心服务为企业打造全链路企业品牌与运营管理服务,切实助力企业建立快速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