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家书 写就一对祖孙的家国情怀

2024-06-26 17:27:35 - 泸州新闻网

“亲爱的外公:您好!……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您的肩章和帽花上,好像一颗颗闪亮的星照着我前进的路!外公,是您让我懂得了爱国的含义……”

“可爱的周宸逸小朋友:你好!来信收到。从信中可以看到你的成长和进步,外公感到十分欣慰。你在信中谈到了中国梦、强国梦,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你要为之而努力学习、奋斗……”

这是一对祖孙写于2022年9月17日的书信。这一年,就读于泸州高中合江实验学校的周宸逸小朋友才刚刚年满9岁。

2024年5月,在泸州市妇联主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承办的以“阳光家书温暖酒城”为主题的家书征集网络评选活动中,这一对祖孙的家书感动了无数网友,赢得了非常高的投票数。

一纸家书 写就一对祖孙的家国情怀

感人家书祖孙俩的家国情怀

周宸逸现在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外公是一名转业军人。周宸逸的妈妈潘恒告诉记者,这两封写于两年前的家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9月17日,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门。当天中午,当周宸逸从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给外公写一封家书。于是就有了这次祖孙二人的书面对话。

在信中,周宸逸回忆起2022年7月24日那一天,他和外公一起观看“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电视新闻的情景。他们一边看着新闻,外公一边给他详细讲解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节点。14时22分,当火箭成功发射时,外公立刻站了起来,挺拔了身姿,眼里泛着泪光,面向电视上的火箭发射现场,行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军礼。这一幕定格在了周宸逸心里,让他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立刻提笔给外公写下了这封书信,倾诉他激动的心情。

收到外孙的书信后,外公潘小红当即进行了回信。“你有没有想过,在2020年到2049年的30年中,谁将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战略而奋斗?是你!是你们!你们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实践者。当好梦成真时,一份份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便触手可及。周宸逸,你准备好了吗?加油!”外公的回信既肯定了周宸逸的远大理想,又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

时隔两年后,今年5月,妈妈潘恒无意中得知,“阳光家书温暖酒城”家书征集网络评选活动正在举行,于是把这两封家书投给了活动主办方——市妇联、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被作为优秀作品。这两封家书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浓厚家国情怀、两代人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以及长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感动了广大网友。

言传身教从小培养良好品质

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的。在周宸逸家,除了爸爸妈妈细心呵护他健康成长之外,外公对他更是既关心又严格。“错了不要紧,做人要诚实,不撒谎!”潘小红说,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就必须从小抓起,从他能够理解并学会的小事入手,一点一滴地教导,而不是给他讲什么大道理。多年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潘小红的责任、忠诚与担当。即使是转业以后,他也始终保持着这一优良品质,并将他在部队上养成的严谨自律带回了家中,影响着全家人。他经常教导周宸逸,要做一个干净整洁的人。每天的日常起居,潘小红对周宸逸的要求细致到刷牙、洗脸、叠被子等每一个细节。

小时候学写字,周宸逸喜欢用左手写字。担心孩子写不好字,每次练字时,潘小红就在作业本每页纸的每一行开头,用漂亮的行楷书写一个字,然后让周宸逸照着往后写。写完后再给他检查,如果打“√”就代表通过,如果打“?”就要接着重写。周宸逸每次都乖乖地执行,因为外公常对他说:“练字如做人,写字要端端正正,做人要堂堂正正”。在外公坚持不懈的督促下,周宸逸的字也越练越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周宸逸喜欢阅读,外公就经常鼓励他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求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看一本书,每一页都不能把边角弄卷。翻开周宸逸读过的每一本书,即使是有些书已经被翻得很旧了,除了上面有一些笔记之外,每一页依然非常平整舒展。

一纸家书 写就一对祖孙的家国情怀

周宸逸喜欢打乒乓球,爸爸妈妈就给他报名参加了乒乓球培训班。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每天晚上的接送任务就交给了外公。看到孩子兴致高昂,外公就鼓励周宸逸,既然喜欢就必须坚持,要认真练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在外公的鼓励下,周宸逸咬牙坚持了下来,乒乓球越打越好,还一度荣获了泸州市中小学生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三名……正是在外公的言传身教下,周宸逸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了优秀的精神品质。

理想远大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周宸逸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以后要向外公学习,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因为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周宸逸是在外公外婆的关爱中长大的,也是听着外公讲的革命英雄故事长大的。从小,周宸逸听得最多的就是外公所在连队的英雄事迹,对外公的军旅人生更是耳熟能详。

46年前,年轻的潘小红参军后,加入了华东野战军“泰安连”,担任了英雄班“张学栋班”的班长。在火热的军营生活里,潘小红经历了千锤百炼,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退役以后,每当潘小红回忆起过去火热的军营生活,说起自己曾经服役过的“泰安连”和“张学栋班”,他的骄傲与自豪就溢于言表,让年幼的周宸逸心情激荡,向往军营生活。

学习之余,周宸逸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上甘岭》《地道战》《长津湖》《金刚川》等经典国产战争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部都没落下过,有些经典片段甚至能一五一十地复述下来”。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中国军魂”四个字有了深入的理解。

“航天靠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而是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周宸逸说,航天员刘洋阿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一个小家都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强大的国,才有幸福的家。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报考国防科技大学,将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报效祖国。”

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摄影报道

编辑:朱付春责任编辑:马群审核:陈华平

原标题:一纸家书写就一对祖孙的家国情怀来源:川江都市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