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2024-06-26 20:06:42 - 市场投研资讯

昨天,咱们的顶层领导在达沃斯论坛上说中国经济现在不能下猛药,要“固本培元”。

我不懂中医,只好去百度“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在津津有味地看了两个小时的壮阳类广告后,我终于明白,领导说“中国经济需要固本培元”,是对的。

1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原来不是一句空话。

昨天,我们的顶层领导,说当下中国经济要“固本培元”。

在哈耶克和凯恩斯之间,我们居然选择了张仲景。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搞笑的是,在领导说完话后,仲景食品连续两天大涨。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仲景食品日k

2024.3.21-2024.6.26

数据来源:雪球

咱们A股这个蹭热点瞎炒作的风气,实在是让人无语。

我们来看看顶层领导的原话。

领导说:

“按照中医理论,(中国经济)这个时候是不能下猛药的,应该精准调理、慢慢调理,使它的基础逐步得到恢复”。

“我们注重固本培元,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打好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根据我学习到的浅薄的壮阳中医知识,所谓“固本培元”,就是把人当做一个整体,从根本上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房价跌了就降首付比例,企业所得税下降就倒查三十年,土地财政无法维持了就想办法增加非税收入,这是西医式治病方法,不解决根本问题。

真正的根本,是人民。

中国经济的本,其实也包括任何经济体的本,从来都是人民。

我们认为,固本,就是要让老百姓有钱;培元,就是要让老百姓有盼头。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如果老百姓都不生育,那么楼市就是调整到负首付,也拉不住房价下跌的趋势。

如果老百姓都不消费,那给企业再多的扶持支持,企业也做不出盈利。

这意味着,如何改善二次分配,如何引导宏观财政向居民部门转移,已是迫在眉睫。

2

固本培元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挽救生育率。

自改开以来,我们国家创造人类史上第二伟大的经济神话。

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儒家文明有着极强的先天秩序感,天生适合精细分工的工业化社会。

从历史上看,只要政策不拖后腿,受儒家文明深度影响的经济体,无一例外地全部崛起。

前提是同时拥有人口红利。

大家也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里,看看各国股市在经济腾飞时的表现:

比如韩国。

1966年,韩国的年龄中位数只有17岁。一直到1977年,年龄中位数也只有20岁。

当时韩国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完全是靠着财阀制度(财阀制度在早期极大地提高了韩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人口红利完成的原始积累。

这才有了所谓的“汉江奇迹”。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当然,在2013年中国的人口中位数突破35岁后,我们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人口红利。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但我们仍然应该尽一切可能地去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

因为劳动力人口、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

这其中,人口又会决定资本的涌入欲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速度,是经济增长核心中的核心。

可现在,中国的生育数据非常难看。

新生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跌破1000万,连疫情在家会多生娃的逻辑也被彻底证伪。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生育数据这么差呢?

除了部分居民因为价值观主动选择丁克外,大部分适龄夫妻拒绝生育的原因,都是经济原因。

本质上,这是个体在无力改变社会分配问题下的主动抗税。

这些人不应该受到苛责,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生活方式。

宏观应该做的,当然就是对生育进行补贴。

从国际经验上看,生育率与财政补贴力度力度正相关,而且补贴政策出台得越早,最后的效果就越好。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像日本,就因为补贴政策出台得太慢,导致现在事倍功半。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那为什么我国的生育补贴的政策推进如此迟缓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生育补贴,主要靠地方政府掏口袋。

而这并不合理。

第一,在土地财政难以为续后,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现在都是负收入。如果不靠转移支付,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它们根本没有余力去做生育补贴。

第二,地方政府主观上也没有做补贴的意愿。

未来户口门槛越来越低,人口流动会越来越频繁。我河南给补贴生出的孩子,最后全去上海定了居,那我河南老乡岂不成了冤大头?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因此,生育补贴这事,只能由中央来做。

我们认为,与其把路重新挖开多修几遍、或者多开动几个边际价值有限的工程项目,不如把这些钱化作生育补贴,实实在在地让适龄夫妻敢生、多生孩子。

固本培元的根本,是人民。

而人民的根本,是得有人。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固本培元”第二个要做的,是改善民众福利。

所有人都知道我国目前基金最大的问题,是内需太弱导致供给过剩。

可为什么内需这么弱呢?

因为不敢花。

我们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2年4月开始就没有恢复过。

至少上海宁应该知道为什么。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而商业银行存贷比,也是处于历史高位。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只存钱、不花钱、更不贷款,这已是大量老百姓的共识。

为什么不敢花钱呢?

因为社会保障不够到位。

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报低收入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值,一般是4%左右,发展中国家在10%左右。

而发达国家里,这个数字普遍在20%-30%,哪怕是发达国家中最右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达到了18.7%。

咱们呢?

2021年,我国社保支出占GDP的比重是2.96%。

而且,这个比重还明显向体制内倾斜。

我做了统计,2022年的退休金数据里,6.9%的机关单位老人,拿走了48%财政补贴。

顶层说的中国经济“固本培元”,是什么意思?

注:财政补贴=社保基金各级别支出-收入

数据来源: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可以想象,一个60岁朝上的农民即便手上有个小几十万,他也必然会极度节俭。

因为如果把这钱花完了,难道他真指着每月一两百的退休金过日子吗?

体制内的人员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普通百姓的消费潜力,因为保障不够到位的问题,并没有完全释放。

那固本培元,就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改善补贴的分配合理程度,最大程度的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别说什么高福利养懒汉,这是北欧需要担心的问题,跟现阶段的咱们没啥关系。

3

说到底,一个经济体的钱是有限的。

哪怕大幅发债,债也是要还的。

这笔钱选择了A,就势必得放弃B。

过去,我们的选择往往是拉基建、上项目、搞产业刺激,这确实也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度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神话。

毕竟,做大蛋糕,所有人都会受益,哪怕受益的程度不一样。

可随着居民杠杆率接近65%警戒值,贫富差距扩大,人口年龄中位数逼近40岁、新上基建项目的边际价值越来越差,做大蛋糕再也不是通过政府投资就能轻易完成的目标。

就像美国,明明有“罗斯福新政”度过大萧条的成功案例,可在前几年,还是选择了直接发钱。

无它,时过境迁尔。

我们希望,这次顶层提出的“固本培元”,是真正将财政的力量集中在老百姓身上。

改善百姓生活、提高百姓保障。

毕竟,只有老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元气。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