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阴霾下的金融市场变局

2024-06-26 20:55:58 - 金融界网站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时隔5年,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大连。

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多重变化,包括俄乌冲突和其他问题,这些因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目前全球市场发生哪些变化、中国市场有何机会、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实现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全球金融市场分化

在众多参会嘉宾看来,过去几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分化、分离现象。

TwoSigma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林国沣在会上谈到,TwoSigma是一个数据科技公司,公司的核心是人才、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和技术来分析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

“亚洲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大的市场,目前看待世界的方式肯定要与5年前有所差别,但我不认为,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全部是负面影响。”林国沣表示。

香港交易所的目标是支持全球企业融资活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感受到,过去两年全球市场发生大分化,企业寻找IPO(上市)地点时,地缘政治成了首要考虑因素。

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执行官乔纳森·克莱恩指出,过去两年,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从所有指数中剔除了俄罗斯股票,导致金融机构无法直接购买俄罗斯市场的一些潜力股票。他认为,“这对俄罗斯市场会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一些投资行为。”

但乔纳森·克莱恩直言,过去几年,美国投资者带有一定偏见,他们仅专注本土市场,对新兴市场、战略市场没有足够重视,而实际上美国市场也不断地受到新兴市场的挑战。尽管近几年美国市场表现超过新兴市场,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周期,在未来的十年,看好中国市场或者新兴市场。

只做本土投资在乔纳森·克莱恩看来缺乏挑战,但考虑到地缘政治的因素,目前全世界对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投资,分配比例不如十几年前。“不过,我们注意到,当前市场资金正在回流中国,一些金融机构正在观察中国新的投资机会”。

拉扎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香港)董事总经理及中国区负责人樊功生也发现,当前全球金融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作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被制裁的市场退出。

长期来看,樊功生认为,制裁会对投资决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是资金有预谋地退出某些市场,而是会因为担忧不敢去投资。

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祖六表示,紧张局势、制裁和战争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分离化问题,增加了资产投资和其他方面的成本。

胡祖六提到,地缘政治会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威胁,投资者面对这种威胁会更加谨慎,甚至会担心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他认为,风险缓解成为重要课题,而且投资可能会面临门槛和障碍。

“创新方面,无论是AI(人工智能)还是通讯行业都在进行变革。尽管世界的碎片化趋势带来了成本,但并非没有投资机会。我们需要对战争、暴力或者其他的威胁做出一个正确的反应,包括在全球贸易协定方面的准备。”胡祖六表示,未来还要对更多新问题或者新变化做好准备,也要将这种制裁带来的投资影响考虑进去。

看好中国市场机遇

中国市场目前仍然具有吸引力,外资依旧想加码中国。

“我们一直在持续投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拥有很多机会,是我们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与碳市场相关的信贷,这些都会持续在我们的投资策略中。”乔纳森·克莱恩表示,过去5年在气候相关的投资获得不错表现,这让他感受到,投资者不仅能帮助全世界,自己还能从中赚取收益。

乔纳森·克莱恩坦言,过去几年,虽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组合遇到了一些阻力和挑战,但中国市场依旧繁荣,有很多投资者正在观望。他相信,随着市场回暖,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樊功生指出,中国市场拥有非常大的体量,在整个新兴市场占比达到25%,这个数字在几年前也许会更高。但像西方的一些投资者,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都低估了中国的力量,中国市场在投资组合中应占有25%到30%的权重。

林国沣发现,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关注美国,但在过去的6到7年里,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上的研究非常积极,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亚洲最大的一个市场。

不过,林国沣也提到,目前遇到了分离和碎片化的情况。但他表示更愿意看到积极的一面,比如更利于融资,“我们也在中国市场寻找机会”。

面对世界的分离和分散情况,陈翊庭提及,交易所作为一个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仍然努力与世界其他市场和投资者保持密切联系,比如推出沪港通等投资工具,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在中国进行投资。

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在投资组合上也在做更多拓展,多元化的投资工具能更好地实现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中国的很多资产仍然具有投资价值,我们希望这些资产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中国增长的神话仍然在继续。”陈翊庭还表示,港交所会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希望能够为投资界带来更多的活力、动力。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胡祖六看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武装冲突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长,而中国资本市场有了更多新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在不断发展,所以使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能带来非常巨大的好处”。

胡祖六表示,未来如果资本市场更加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樊功生指出,人民币是双边贸易的结算货币之一,而美元之所以是更强有力的货币,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元和世界不同市场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美元的使用范围更广。

乔纳森·克莱恩表示,目前已有很多国际贸易会使用人民币,倘若要使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战略意义,还需要中国在全球的多元化发展。

陈翊庭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真正“起飞”还是要回到货币的基本逻辑,货币是作为贸易的一种中介,另外就是一种财富的出现形式。如果用这种货币保值,那么就需要对应做一些风险管理,保证能够持续地有一些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产品。她还表示,中国要有更多的产品能够保证人民币的价值,这方面未来还有更多发挥空间。

林国沣认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要想替代美元,其中一点就是要确保能够提升贸易的效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