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需求持续复苏 硬科技迎政策礼包

2024-06-26 17:02:44 - 市场投研资讯

科创板在开板五周年之际,迎来了一揽子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

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推动科创板改革再出发。随后证监会第一时间推出《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即“科创板八条”。此次改革将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半导体需求转好

作为硬科技中的重要一环,半导体近期的表现也颇为亮眼。一方面,全球AI热潮正在上演,这一趋势拉动了半导体行业恢复速度;另一方面,5月底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超过前两期之和,体现了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持续支持,在资本注入下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

据媒体报道,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近期对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产值预测进行了上调,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6%,这一数字较去年秋季发布的预测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一积极的修正主要反映了过去两个季度半导体市场的强劲表现,特别是在计算终端市场方面。WSTS预测,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

此外,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5.8%,环比增加1.1%,达到464.3亿美元。这是2023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正增长,显示行业去库存取得进展,销量进一步恢复。

从国内企业的基本面来看,半导体总体需求也在持续复苏,这些需求来自手机、电脑、家电、平板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同时,国内供应链从量上来看,也正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一方面,以存储为先锋的芯片产品基本已经走出了需求的低谷位置,代工厂稼动率在上升,2025年的行业增速有可能比2024年高。另一方面,国内晶圆厂对更先进制程进军的节奏也是一部分增量需求,芯片产品的国产替代仍有较大空间。

AI成半导体“新款马达”

众所周知,AI是由训练和推理建立起来的服务框架,AI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训练模型和进行推理,其中用到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包括GPU(图形处理器)、ASIC(应用专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还有相关的存储设备等。随着AI需求持续增长,高性能计算芯片水涨船高,相关公司股价接连创出新高。

简单来说,AI的发展需要更大的算力,而半导体提供更大的算力。富荣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延峥表示,半导体下游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服务器、工业、通信等领域,而本轮半导体周期需求端由AI引领,随着AI应用不断普及,相关半导体需求不断扩大,AI及其驱动的新智能应用有望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持续前行的重要驱动力。

重点关注AI细分赛道

李延峥在管的富荣信息技术混合基金是一支专注投资于科技赛道的主题基金,投资风格聚焦科技、成长,投资框架上按照确立的方向去布局,买有终局空间业绩趋势向上的公司。海通证券最新数据显示,富荣信息技术混合A最近两年业绩同类排名前2%①。

对应到投资上,李延峥认为,微观角度来看,股价与业绩稳定性以及成长性的相关度大幅提升。比如,AI产业链中业绩持续兑现的北美算力链公司明显强于其他环节,消费电子相关公司超预期业绩披露后持续跑赢市场等等。因此,他倾向于这种市场审美收敛至业绩上来的现象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未来中长期会持续发生的趋势。

具体到细分行业,李延峥表示,AI作为本轮科技行业较大的创新,是其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首先,AI细分上算力链的相关公司能够持续维持业绩的高增,且目前估值并未泡沫,后续期待更厉害的模型如GPT-5的更迭带来对算力更大的消耗。其次,对于端侧如AIPC/AIPHONE而言今年是创新的元年,目前消费电子产业链估值基本较低且大部分公司仍有可能增长,后续随着AI终端的不断完善带来换机周期,中长期或仍有较好的性价比。

半导体方向上核心关注存储与半导体设备两个环节,李延峥认为,今年或是大部分半导体公司业绩端见底且弱复苏的一年,相对而言更看好有业绩和估值弹性的细分赛道,存储的价格弹性可带动其业绩弹性变大,半导体设备则受益于国产化率的提升,目前估值端已回到历史低位区间,未来有修复空间。

注①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基金业绩排行榜,分类标准:强股混合型,富荣信息技术混合A近两年业绩同类排名分别为34/2330。数据截至2024年4月30日,评级发布日期2024年5月1日。

富荣信息技术混合A成立于2021年10月28日,R3(中风险)。基金经理任职期:郎骋成(2021.10.28-2023.12.13)、李延峥(2021.10.28-至今)。富荣信息技术混合A2022年-2023年的业绩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1.80%/-24.20%、13.26%/3.32%;富荣信息技术混合C2022年-2023年的业绩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2.07%/-24.20%、12.80%/3.32%。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风险提示:1、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2、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3、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评价结果并不表示对基金业绩未来表现的预测,也不视作投资建议。4、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材料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材料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5、本材料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市场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