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3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9.46点

2024-06-26 19:31:35 -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SHPGX导读:6月26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6月17日-23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9.46点,周环比上涨0.06%,同比上涨14.26%。

6月17日-23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9.46点

2024年6月26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6月17日-6月23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9.46点,周环比上涨0.06%,同比上涨14.26%。

最近一周,受供应短缺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国际油价整体上行。从供需来看,美国石油钻探活动继续下降,美国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Hughes)公布,截至6月21日当周,美国原油钻机数连续第四周减少三座,至485座,这意味着美国原油产量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下降;另外,由于伊拉克和俄罗斯的5月份石油产量都超过了OPEC+规定的产量配额,这两国承诺从6月份起将采取弥补措施,意味着这两国的原油供应量将低于此前;需求方面,国际主要能源机构对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看好,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期的90万桶/日上调至110万桶/日,OPEC计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将分别增长220万桶/日和180万桶/日,与之前的估计持平,虽然国际能源署(IEA)将其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100万桶/日以下,并预测全球原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1.06亿桶/日,但OPEC认为石油需求不会达到顶峰,预计到2045年石油需求将增长到1.16亿桶/日,甚至可能更高。OPEC对长期需求强劲的观点以及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供应短缺至少会持续到入冬的预测,为油价上涨提供了驱动力。摩根大通表示,上周美国汽油需求飙升至新冠疫情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进入7月4日美国独立日假期之前需求将继续增强。地缘政治局势方面,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拒绝美方早前提出的停火建议,并要求对停火提案进行修改,这意味分歧仍然持续,战火何时停止仍不确定。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自使用较短的红海航线的船只遭遇袭击以来,通过亚洲、中东和西方之间的长途航线的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运输量增长了47%;绕道好望角以避免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的更长航线推高了航运成本。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254.7万桶,至4.571亿桶,比五年同期水平低约4%。NYMEX的WTI原油期货交付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增加30.7万桶,至3412.2万桶。

截止6月18日当周,ICE的持仓报告显示,基金经理们持有ICE的Brent原油期货和期权的净多头头寸为140221手,较上周上涨95.60%;持有NYMEX的WTI原油期货和期权的净多头头寸为190665手,较上周下跌1.07%。截至6月21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2.74%,至84.33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3.43%,至80.73美元/桶;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环比上涨3.09%,至620.70元/桶。

现货市场,6月21日,中东基准原油现货估价上涨。迪拜原油现货估价涨至84.70美元/桶,周环比上涨3.15%;阿曼原油现货估价涨至84.80美元/桶,周环比上涨2.82%。

由于贸易流程原因,我国原油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一段时间。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将在后期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于2019年12月18日以价格形式首次面世,自2020年9月23日起调整为以指数形式发布,以2018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114元/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原油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编制自己的原油标杆价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为原油化工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上的影响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