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苹果ID”借贷小心手机“变砖”

2023-07-26 00:00:00 - 厦门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报讯(记者黄琬钧通讯员高锦娜)“仅需苹果手机ID,就能网上贷款”“无需抵押,极速放款”……因非法放高利贷,构成非法经营罪,近日,集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傅某。

    2022年2月,傅某在无意中了解到“ID贷”,并上网摸索相关操作模式后,成立工作室,雇佣6人协助从事小额放贷业务,贷款金额从100元到800元不等,每笔贷款每周收取本金的40%或50%的利息。

    傅某工作室放贷流程如下:第一步,找平台推广放贷的广告,向不特定的客户引流;第二步,客户点击网址,填写苹果手机序列号、名字、身份证、电话号码、父母亲属的电话号码等信息;第三步,业务员通过寄送快递核实客户提供的信息;第四步,要求客户登入指定的苹果ID账号,并告知如不按时还款,将被锁机;第七步,发放贷款;第八步,提醒还款。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傅某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非法放贷利率高达每周40%或50%(折算成年利率为2057%、2571%)、放贷人数至少290人,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情节特别严重,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

    ●提醒

    所谓的各种“ID”贷款,其实都是非法放贷的行为。一旦通过这种方式申请贷款,对方就能获取你的苹果手机ID,改写你的ID密码,使你的手机变成“一块砖头”。这种新型的网络贷款模式,其本质是未经有权部门批准、未取得合法资质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它看似零抵押,实际抵押的是你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关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让你掉入各种金融陷阱。在放贷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暴力催收、虚假交易等情形,诱发涉黑涉恶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检察官说法

    2019年10月2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实施。本案系《意见》实施以来,集美区首例非法高利放贷入刑案。

    《意见》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意见》中规定,以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实施非法放贷行为,且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250人以上、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750人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