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2024-07-26 09:57:31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编者按: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于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今年是第20届上海书展,20年风华正茂,上海书展以首发新书机制和不断加强阅读推广的方式,激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升“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为书香社会不断添砖加瓦,让阅读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为好书找到读者,让读者成为主角,20年来,所有参与者在上海书展留下的痕迹,一步步写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具体回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起推出的“上海书展·读者故事”栏目,正是记者从无数读者中发掘的动人回响。

“我已经预约了前5天的书展门票,工作日夜场,周末日场,下班后就去书展。”今年30岁的李奎是一名医生,因为去年上海书展带着折扇去盖章,李医生有了一个让他颇为自豪的称呼——“扇子哥”。

今年上海书展,“扇子哥”要带上自己设计的书展书签。自从2017年大学毕业后来沪工作,李奎没有错过任何一次上海书展。本周二,今年上海书展开始售票,他不仅第一时间购票,还成了自发的书展“义工”,发出攻略,为其他读者答疑解惑。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在去年上海书展上用扇子盖章,得到“扇子哥”雅号。

“每天去书展,工作单位远吗?”记者问。李奎淡定回答:“不远。在嘉定,地铁一个小时就能到。”

花一小时,赴一场阅读盛会,在李奎看来,书展或许存在物理距离,但没有心理距离,“和很多出版社的编辑交上了朋友,也和不少读者约好,来年再见。”

去年,除了盖满各家出版社印章的折扇,李奎还有一件“宝贝”让书友们赞叹。他用三个晚上完成了一幅12米卷轴彩铅作品《上海书展二十年》,历届上海书展门票是画面中的主要元素,并预留了1米左右的空白,等待第20届上海书展继续描绘。长卷上,他邀请志愿者、工作人员包括保安,出版社编辑和读者签名,有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孩子,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读者,“有一位奶奶82岁了,是回沪知青、人民教师,年年都来书展。”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绘制“上海书展二十年”长卷。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读者为李奎的“上海书展二十年”长卷留言。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与老读者、小读者合影,约定“来年再见”。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请小读者留言。

以门票为元素,描绘上海书展20年,李奎说,灵感来自余光中的那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上海书展延绵20年,门票是情感的浓缩,“小时候可能是父母、祖父母带着逛书展,后来和同学、朋友一起逛,自己有了孩子又带孩子来。书展不仅是书的盛宴,更是一代代人、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2022年,本职工作为医生的李奎带着医护熊玩偶来到上海书展。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的“上海书展20年”长卷卷首。

李奎在安徽农村长大,“小时候就喜欢书,但能找到的课外书太少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花了一周把整本书抄了下来。”上海画家戴敦邦是李奎的偶像,去年上海书展,抬眼在书海中“撞见”出席《风风火火闯九州——戴敦邦画说水浒人物故事》分享会的戴老,那份惊喜,他至今难忘。“我的名字跟‘黑旋风’李逵同音,戴老画的《水浒传》连环画,是我童年的宝贝。自学画画,也是因为喜欢连环画。”

“直到上大学,我才知道,原来图书馆可以这么大,有这么多书。到了上海,更像蜜蜂掉进了糖罐。”和记者说起“书香上海”的点点滴滴,李奎如数家珍,“一开始住杨浦,杨浦区图书馆就像‘小故宫’,图书馆可阅读的不仅是书,还有建筑。后来搬到嘉定,出小区门左拐二三十步,就有龙湖社区的图书馆,规模不大,但也有万余册藏书。在上海图书馆借的书,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也能还,图书的流动性,给我很大震撼。上图东馆更刷新了我对图书馆的认知,阅读和其他艺术形式比如我喜欢的绘画交织在一起,去年的‘大汉雄风’碑帖展,小时候临摹过的字帖如此生动地在眼前打开,我看了好几次。还有南翔老街上的‘我嘉书房·名士居’,有一整架连环画,我经常去,非常喜欢。”

如今,李奎的长卷《上海书展二十年》变得越来越长。他画下1901年以来200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头像,延绵近百米。更让他惊喜的是,绘制长卷的过程中,他在上海见到了两位诺奖得主索因卡和古尔纳,“这可能就是国际文化大都市才有的传奇。”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长卷上,陆续画下200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头像。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1986年诺奖得主索因卡(中)去年来沪参加上海国际诗歌节。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2021年诺奖得主古尔纳(左)的作品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古尔纳也于今年来到上海。

2024上海书展即将开幕,李奎正在最后打磨计划赠送书友的纪念书签设计稿,“一套20枚,代表20届书展,会用铜板印刷,有凹凸感,夹在书展购回的新书里,多一点文化气息。前一阵,戴敦邦先生在CCG(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办展,‘00后’二次元爱好者问我,有没有自己做的‘物料’可以交换?启发了我——书签就是书展的‘物料’。”李奎笑道,“在上海,总是可以遇见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文化。86岁的戴老可以勇敢地拥抱二次元,我这个‘90后’也不能落后。”

“希望小小书签能为上海书展贡献一份来自读者互动的力量。”这是李奎的心愿。

上海书展·读者故事

李奎画下的上海书展历年门票。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