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⑤|运河岸边 那一场人间烟火

2024-07-26 17:38:29 - 中安在线

转自:中安在线

隋唐大运河修建于公元605年,全长2700公里,沟通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自然河道,成为漕运及南来北往运输的重要商路。其中通济渠650公里,在安徽段共180公里,流经淮北、宿州两市。它历经千年,流动着鲜活的民族记忆。

在淮北,运河已经湮没在黄土之下,但那些历史尘埃里的岁月,仿佛就深藏在某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在某一个瞬间,突然拨动你的心弦,带你穿越到千年前的烟火人间。

记者:请问张老师,隋唐大运河的修建,对咱们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张秉正:这条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兴于隋盛于唐宋,到南宋以后衰败了,它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半个中国从南到北的贯通,是隋炀帝开了先河。

至此才有了南北地理的概念,隋唐大运河形成了一个东西南北的水系,连接了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最后通江达海。

记者:隋炀帝下江南应该有他自己的政治目的?

张秉正:对隋炀帝功过之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就是隋炀帝三下江南。作为一代帝王,他的功绩不光是修运河,他还修建了长城,特别是建立了千年的科举制度。当然也有过,他滥用民力物力财力,喜欢折腾、喜欢炫耀。

京师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军队,那么多文武百官,那么多商人,本地的粮食是远远不足的。他知道江南的富庶,必须得开通一条运粮河。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漕运,漕运牵涉到国运,开通济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为了社稷江山。

唐宋以后真正地进入了运河时代。这条河,它流淌的是什么?是财富!

瓷器、茶叶、丝绸往北方运,而北方的山木皮货等等往南运输,它像一个大动脉汩汩地流淌着。从历史记载来看,

从初唐时期到北宋,大运河是最兴盛的时期,粮食的运输量从十几万石达到700万石,甚至达到800万石。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不光是物流,它还推动了手工业市场的发展,如酿造业、烧瓷业、榨油业、酱菜业。

财富流动起来了,文化也流动起来了。

一首歌唱遍运河两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以汴水为主体的运河两岸孕育了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民歌《茉莉花》从南方唱到北方,是多元文化一体发展的最好见证。

记者:运河从南到北,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习俗或生活习俗吗?

张秉正:有一首歌曲非常美,叫《茉莉花》,我们扬州苏州的《茉莉花》,非常婉转,像流水潺潺。我们北方也有《茉莉花》。

记者: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

张秉正:同样一个歌词,但是曲调、音调、唱法大不同,它带有北方民族的特色,雄健、嘹亮、高远。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都通过大运河相互交流、相互渗透。隋唐大运河开通以后,连接了五大水系,文化也连接起来了,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大半个中国的文化都相互连接、相互渗透。

大河一开,带来了财富之河、文化之河。

北方的文化带到了南方,南方的吴越文化也在向北方渗透,千年以来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习俗,代代相传。比如,通济渠旁边的花鼓灯高亢激越、委婉动听,被称为东方芭蕾。

记者:关于隋炀帝下江南,民间有很多传说,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安徽有没有相关的传说和文献记载呢?

张秉正:有的,比如说赐柳姓杨,姓柳的这个姓改成杨姓,还有隋堤栽杨柳护娇娃,泗县有枯河头的传说,还有水母娘娘沉泗州的传说。

一幅画绘尽人间烟火

运河流经的地方,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小村落,发展成一个个繁华的城市。

在濉溪县临涣镇,喝一口棒棒茶,扑面而来的是《清明上河图》的人间烟火。临涣镇,有20多个大大小小的茶馆,来来往往的茶客络绎不绝,濉溪县临涣古镇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何维军介绍说:“在隋唐时期这里叫临涣县,由于水路发达,贸易也比较发达。南方人将饮茶习俗带到了这里。隋唐时,这里喝茶是茶棚的形式,明朝初年发展成为茶馆,临涣饮茶习俗有600年的历史。”

在濉溪县百善镇,柳孜运河遗址安详地静卧在泥土柔软的怀抱里。南宋以来,通济渠部分河道淤塞断流,柳孜如今已看不到水,但随着考古挖掘的不断发现,长河落日下熙来攘往的喧嚣、水流不息的涛声、蓝天下飘动的帆影、九曲回肠的渔歌……那些《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据濉溪县文物保护中心文博馆员许仲秋介绍:“柳孜运河遗址经过了1999年与2012年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发掘创造了运河考古发掘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就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南桥墩,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第二个第一就是一次性出土了8艘唐代古沉船,第三个第一是出土了来自全国20多个窑口的各类瓷器。

桥墩有将近15米的宽度,8艘沉船说明当时运河两岸船只数量非常多,包括出土了将近200块船锭,也证明当时航运非常繁忙,舳舻相继、往来不绝。另外呢,第二次发掘总共出土了各类文物多达7000余件,包括一艘宋代沉船。

南北发现的两个石柱台体,最终确定是两座桥墩,在桥墩之上还有一座虹桥,跟《清明上河图》中那个桥是非常相似的,专家说是虹桥的再现。”

张秉正:大运河是沿河城市的“催生婆”,也同样是这些集镇村庄的“催生婆”,比如淮北的柳孜、宿州的埇桥,柳孜原来是个小村庄,因为大运河变成了一个富庶之地。

地方志上有记载,说柳孜是个巨镇,有庙宇99座,可见当时商业的繁华。

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淮北地区就标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临涣,一个是柳孜,当时是临涣县柳孜镇。

宿州埇桥原隶属徐州,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后来由乡村集镇发展成为州郡之治。还有泗县的泗水镇。

记者:通济渠当年在安徽境内有180公里,周边还有其他历史遗迹吗?比方说驿站。

张秉正:驿站,是的。像现在已经消失的蕲泽镇,三铺、四铺、五铺依然都存在着。

这些地名都没有改变,北京通州有“大木仓”,河南商丘还有叫“粮仓”这样的地名,还有官道,属于当时水陆并行的道路,都还存在着。

一艘船奔赴万里疆海

1999年,在淮北市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出了8条唐朝古木船,其中一条古木船的尾部留存着一把完整的拖舵,是史上这种操纵器在实体船上的首次发现,古船研究专家将其命名为“淮北舵”。而正是源于舵的发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大宗货物才能通过船只运往世界各地,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淮北市博物馆馆长胡均介绍说:“1955年广州出土了一个陶船的模型,它的后部带了一个尾舵,形制和淮北舵不太一样,但是作用与拖舵相同。当时被世界公认,拖舵是中国发明的。至1242年,西方才出现舵,我们比西方早了1000年。”

记者:中国在唐朝的时候,海外贸易就很发达了,造船术已经达到了非常先进的水平,我们有能力驶向大海,所以我们跟国外的连接就很多了,对世界是有影响的。

张秉正:影响深远。水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一直通到地中海。

西安、开封、扬州,当时外国人很多,留下了马可波罗、鉴真东渡的故事。

韩国、日本派使团来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插花技术、茶道技术、建筑技术,茶叶、丝绸、手工艺品源源不断地通过大运河,融入丝绸之路。

还有东南亚的动物、植物、玛瑙、宝石、药品等传到中国,中国的中医中药也传到国外去了。

交流、渗透、碰撞、结合,我曾经讲过一条大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DNA,大运河连接沟通东西南北,它是纽带,也是脐带。它跟老百姓血肉相连、休戚相关,大运河现在还在流淌着,是宝贵遗产,是活态的、流动的文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