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汪维宏:走近苏东坡,到走进苏东坡

2024-07-26 18:42:42 - 紫牛新闻

苏东坡的人生故事千百年来令无数人津津乐道,大众喜欢他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学者景仰他的才华,赞美他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围绕苏东坡的文学、艺术、个人生活等方面的研究汗牛充栋,而苏东坡的职业是官吏,反倒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皆因他文名太盛而政声太弱。

江苏省书香全民阅读基金会理事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汪维宏的新作《千载浩然苏东坡》为读者揭开了苏东坡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大热门的研究选题如何能写出新意?日前,汪维宏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专访。

专访汪维宏:走近苏东坡,到走进苏东坡

历时四年创作,东坡研究有三难

“首先我要感谢中国方正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对拙作的厚爱和垂青,两家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汪维宏表示。《千载浩然苏东坡》创作历时四年,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以苏东坡为官从政为主线,聚焦他敬业精业勤业、亲民爱民惠民的品德与功绩,再现其良吏、能吏、廉吏的形象。

在得知汪维宏新写了一本关于研究苏东坡的著作时,不少朋友、同事问他“为什么研究苏东坡?”因为苏东坡是个热门话题,不仅有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网络上也有许多自媒体或个人分享自己对于苏东坡的见解,研究苏东坡的人多了,也就意味着后来者再想要研究苏东坡注定不是件容易事。汪维宏这样说:“这确实是无数人问过我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因为工作的关系,汪维宏研究了一系列古代文化名人,随着研究学习的深入,苏东坡成为了他心中一座矗立的高山,苏东坡的人生经历激荡着他的内心,“其中让我内心最激荡、感受最深的是苏东坡致君尧舜的抱负、济世安民的思想、为民务实的作为和清正廉洁的品德,于是我就想聚焦苏东坡从政这条线来探究,后来发现这一维度很少有人涉及,于是定下决心,不论这个研究多难我都要做下去。”

从嘉祐六年(1061年)苏东坡开始踏上仕途起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病逝,苏东坡这一生做了四十年的官吏,无论是在高光时刻,还是在人生低谷,从政为官都是苏东坡人生的主线,而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则是他的业余爱好,“苏东坡这个人,文名太盛,政声太弱,他以民为本、为民务实的光辉业绩都被他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所掩盖了。”

四年的创作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难”字概括了这四年来汪维宏的创作心路。“确实不容易,研究苏东坡主要有三个难点。”首先,苏东坡自己留下来的文献就浩如烟海,而研究他的专著、传记更是汗牛充栋,其次,喜欢苏东坡者甚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如何呈现出真实的苏东坡成为一个问题;第三是甄别文献资料的“准确性”不易,“关于苏东坡的史料俯拾皆是,加之有的自媒体以讹传讹,有很多需要反复考量核实的地方。”汪维宏举了个例子:“比如在北宋男性很注重仪容仪表,会随身携带一种类似梳子的工具,有的说这个叫篦刀,还有的说是篦刀子,还有叫篦子刀,那这个工具到底应该叫什么?我先自己研究了,又请了文史专家再查阅史料研究,最后确定下来篦刀子是更准确的说法。”这样细末的考据在《千载浩然苏东坡》中还有不少,全书六百余条脚注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严密、准确的知识资源,这在苏东坡的传记中实属罕见。

专访汪维宏:走近苏东坡,到走进苏东坡

穷亦能兼济天下

良吏、能吏、廉吏,这是汪维宏对苏东坡仕途人生的高度概括,“首先,苏东坡为官的中心思想是民贵君轻,以民为本,老百姓在他心里就是天,所以说他是良吏,是好官。他也是能吏,治理、执政能力、为民务实的能力都非常强,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苏东坡都竭尽所能为百姓谋求福祉,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不要说得罪同僚了,他连皇帝都能得罪。”

仅以苏东坡元祐年间在杭州任职期间为例,元祐四年杭州大旱发生饥荒,苏东坡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元祐五年又减价卖米,面对疫情,他拨出部分公款并自掏腰包创办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救治百姓。疏浚西湖解决百姓的饮水和西湖的荒废问题,用湖底的淤泥和水草筑造长堤连通南北,杭州名胜苏堤由此而来。

苏东坡是个既严谨又有人文关怀的官员。汪维宏聊及了苏东坡在杭州时判的一个案子,“一次某人因欠绫绢钱两万不换,被告到官府,苏东坡传讯被告问明案情,原来被告一家以制扇为业,父亲刚去世,倒霉的是又遇到春季多雨天寒,扇子无人问津,并非故意欠钱不还。听完供述后苏东坡笑着说‘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可以看出他断案也是很灵活潇洒的。”

“在苏东坡四十年的为官生涯中,不管是在人生的高光时刻,还是‘乌台诗案’后到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生低潮,他的心中一直都装着百姓。”汪维宏表示,“在写到最后一稿的时候我才领悟到,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是穷亦能兼济天下。”在苏东坡的《自题金山画像》中有这么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作为一名有职无权的贬官,他在黄州、惠州、儋州以他为民务实的作为,诠释了“穷亦能兼济天下”。

来自苏东坡的启示

苏东坡的人生跌宕起伏,他旷达豁然的人生境界为后世所羡,能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内核也与苏东坡的家庭教育、学养分不开的。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母亲程氏是名门之后,自幼饱读诗书,聪慧过人,两兄弟年幼时,父亲苏洵还在外游学求取功名,教育幼子的重担落在母亲程氏身上,程氏尤为重视苏东坡兄弟二人的文化学习、家风学养和个人品德的养成,母亲的言传身教给兄弟二人的影响极为深远。“我认为苏东坡人生境界的形成来源于家风教育和丰厚的学养,也来源于在黄州时儒释道的兼修融合。儒学增强了他兼济天下的情怀,道学鉴定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学给予了他看淡一切的境界,对儒道释思想的融会贯通赐予了他生命的滋养、智慧的启迪,造就了他在逆境中坚韧刚毅,苦难中大智若愚,漂浮半生却逍遥旷达的心态。”

作为官员苏东坡的人生故事对如今的从政者也具有启迪性。“一方面要学习苏东坡心里装着百姓,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苏东坡的精业、勤业、敬业和他的清正廉洁、济世安民。”

回过头来看这四年围绕着苏东坡的研究,汪维宏感慨地表示“一开始我是走近了苏东坡,现在我可以说是初步走进苏东坡了。对他的认知越多,你对他的景仰就与日俱增。”在与苏东坡朝夕相处的这四年中,汪维宏愈发地感受到了苏东坡的真实与高尚,平凡而伟大,“我希望读者能感受到一个立体的、鲜活的、多维的苏东坡,不仅仅是关注他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上取得的成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徐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