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2024-07-26 12:21:32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假冒国央企,不仅损害了企业信誉,而且破坏了市场环境,可是却屡禁不止。

之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假冒国央企——特别是假冒央企——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违法成本低;二是市场监管部门把关不严;三是部分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对投资企业身份资格审查不细致;四是央企层级机构复杂,部分企业对子公司监管仍存漏洞。

以上似乎都是外在因素,跟国央企自身没多大关系,即便监管漏洞,也是因为层级机构复杂造成的,短期难以改变。然而,最近国务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央企被假冒,跟企业自身的违规操作也有密切关系。国央企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国央企违规处理处置资产

给了假冒国央企可乘之机

去年9月,多家央企巨头发出「打假」声明,将假借自家名头混迹江湖的造假者予以集体曝光。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被曝光的假冒央企数量就超过了千家。假冒国企的数量(除假冒央企之外),更十分惊人。从多家央企的打假声明来看,不法分子冒充央企的一个普遍套路就是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将央企或央企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从而取得身份背书。

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则我们揭开的事情的另一面。

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报告详细公布了4类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并列举了存在的相关问题。其中,有些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给自己批上央企的外衣。

报告提到,「10户央企违规对外出租出借资产资质或提供品牌商标、字号、版权等」。

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据媒体报道,部分工程类央企子公司存在通过「挂靠」向中小企业出借施工资质的情况。至于获得了品牌商标、字号等,则更可以明目张胆的标榜自己为央企了。

一央企员工私下表示,各种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一般人很难辨别哪些是自己假冒的,哪些是真的跟央企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假冒问题一直有生存土壤。

媒体调查发现,严打之下,造假产业链以更隐蔽的方式存续。在这个批量生产「假国企」的产业链上,黑掮客对多家国企明码标价……带来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

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这种现象也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字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就因滥设下属机构、大肆销售培训证书等,被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于6月23日发布通告: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

报告披露了大量共性问题

国央企仍需提升资管能力

由以上信息,不难发现,国有资产——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除了上文提到的「10户央企违规对外出租出借资产资质或提供品牌商标、字号、版权等」。报告还指出了央企和行政事业单位大量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产不实。

18户央企因对财务报表「应并未并」、重复记账、清理核销不及时等导致资产不实3406.32亿元;5户央企未将部分房产等资产纳入账内核算,涉及资产金额109.77亿元、房产等7770.91万平方米。

17个部门少计漏记13.46万平方米房产、151.54亩土地、31.88亿元设备物资或无形资产等;12个部门的2.59亿元资产出租和处置收入未按规定上缴财政;4个部门的1.65亿元房产租金等应收未收。

二是运营低效。

8户央企的158.87亿元资金资产和175.26万平方米房屋、土地长期闲置,最长达18年之久。

4个部门的1.65亿元房产租金等应收未收。8个部门的19.46万平方米房产、874.14亩土地、405辆公务用车、1.04亿元办公家具及仪器设备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闲置,最长达21年。1个部门自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涉及的336.33万元资产仍未划转。

三是违规处置。

10户央企违规对外出租出借资产资质或提供品牌商标、字号、版权等;14户央企违规对外出借资金或提供担保1001.63亿元,形成损失风险50.99亿元;13户央企在资产存储、安全检查、权属办理等方面管控不力。

16个部门出现未经审批、无偿或低价出租出借等情况:房产16.18万平方米,设备等资产9724.34万元,其中2个部门因低价出租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损失5056.57万元。如1个部门1132平方米底商房产长期未收回管理,由外部单位及个人转租获利,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损失。

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这些是被审计发现的,那些没被发现的还有多少呢?央企已经是国有企业里面的尖子生,大量的地方国有企业,特别是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投公司,此类现象又有多少呢?

盘活存量资产是动真格的

国央企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2022年度的报告,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发现的问题,其中一个表述是「随意处理处置资产」,可是,2023年这个表述变成了「违规使用和处置资产」。

表述的变化,透露出高层对处置资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对资产管理不当行为的问责力度也将会加大。

根据新京报报道,审计结果显示,截至今年4月,针对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经追责问责2820多人。

数千人被问责,央国企被假冒之殇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将盘活存量资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国央企刚开始还有点犹豫,但眼看这一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也纷纷行动起来。报告中,也有体现。

2022年度的报告,17户央企的固定资产等闲置或利用率偏低,涉及428.29亿元;24户央企实物资产管理混乱、违规出租出借资产资金等,涉及2566.58亿元。2023年度报告,8户央企的158.87亿元资金资产和175.26万平方米房屋、土地长期闲置;10户央企违规对外出租出借资产资质或提供品牌商标、字号、版权等。均大幅减少。

盘活存量资产的前提是资产盘清,而且要在线。前者是清楚自己手里有哪些牌,便于排兵布阵——自己很难经营的资产要出售,有发展潜力的资产需要改造提升,优质的资产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后者是便于根据市场变化,实时动态调整应对策略。

如果停留在手工,或者EXCEL填报汇总的水平,则不仅很难做好资产管理,而且还容易犯错误。某老总私下表示,他新上任一家城投公司之后,大力推动数字化建设,将资产都盘清上线,刚开始还遇到不少阻力。结果,系统上线之后,大家先是出了身冷汗,尔后又长舒了一口气。因为盘清之后,发现不少资产原来游离在清单之外,有些出租的商用不动产定价明显偏低,收租也不及时,还有些不错的资产长期闲置……要是在审计时被查出,领导难免要被问责。

这种情况,在地方国企,尤其是区县城投公司里面,尤为常见。

要彻底解决这些顽疾,必须强化审批和定价的规范化,确保收益合理回收,提升资产登记与跟踪的透明度,严格执行财务规则……通过制度和技术赋能,构建一整套严密的资产管理与监督体系。

比如,湖南省就针对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的特性,结合产生原因和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土地,同时还建立省级「公物仓」,统一管理省本级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超标准配置的国有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动作要迟缓得多,2022年度的报告,有32个部门被披露资产底数不清;2023年度的报告,被披露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资产底数不清、闲置浪费和划转缓慢等)的部门上升至33个。要抓紧布局了。

最后,回到开篇的话题。打击假冒国央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也要在招商引资中改变「迷恋」央企的思想观念,同时完善信息、数字化平台,全面公开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透明度,既给参与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让「假央企」知难而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