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商帮的历史和文化

2024-08-26 08:00:17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武安商帮的历史和文化

上世纪初武安商人的风采,着装讲究,精神焕发。

武安商帮的历史和文化

照片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一家普通药店的员工,仅看衣着打扮,你能想象他们来自太行山区的农村吗?

武安商帮的历史和文化

上世纪三十年代,武安人在东北乡村的小药店,兼营茶叶、文具、书籍等文化用品,简朴但不失大气,体现了武安商人的气度。

安秋生

提起商帮,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晋商、徽商。其实在邯郸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个闻名遐迩的商人群体。他们走南闯北纵横天下,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从事商业贸易,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他们的商铺遍布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这就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武安商帮。但在很长时间里,武安商帮传奇般的故事湮没在风尘之中,被外人了解甚少。新世纪以来,我致力于武安商帮的研究,深感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和文化。

武安商帮产生于明朝中叶。嘉靖版《彰德府志》记载:“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它描述的图景是:武安大地上商贾众多,所有的村镇都有商业,所有的房屋都在储藏货物!目前可见的资料和金石文字,罗峪村贾姓崇祯年间就到彰德、开封一带开设布店,店名“贾三合”;大贺庄村胡姓明末在昌黎一带卖药,有碑文为证。以那时为起点,之后的几百年间,“武安商人”一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同晋商、徽商一样有着广泛影响,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商业团队。

明清商业史专家、郑州大学教授王兴亚在其专著中这样叙述道:

武安商人兴起于明中叶,活跃于乾隆、嘉庆年间。武安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与山西商人的形成大致相同。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谋生,纷纷从事商业经营。开始是在本地区,每年春季推车而往,岁终推车而归,从事流动经营,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逐渐由经营药材扩大到药材、绸布和山绸的经营,由在本地区经营扩大到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并且活跃于各地的城乡。随着他们外出经营在经济上实力的增长,以其经营的所在地逐渐形成了武安商业集团,以其经营所在地划分,可分为河南帮、山东帮、关东帮、河北帮、苏皖帮、山陕甘帮等。

的确,武安人最初走出家门经商,主要原因是“人稠地狭”,特别是清朝中叶以后人口骤然增加。史料记载:武安的人口规模,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为五万有余;到了1934年,已经增加到377515人。人口增长六倍多。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穷则思变。聪明勤劳的武安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外出经商,以致成群结队,蔚然成风。

武安商帮与晋商、徽商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依托官府的背景,而是靠自己的精明和辛劳,一点一滴赚取财富,属于典型的“民商”。他们的生意,从兜售本土出产的中药材和土布起步,逐渐形成了两大主打行业:绸布和中药,其中尤以药商为巨擘。卖绸布、开绸缎庄的,从安阳、郑州、开封,一直到苏州、上海。卖中药的,从河北、内蒙古、青海、宁夏,一直到东三省中俄边界。于是有了“南绸北药”之说。武安人干这两个行当,素有传统和经验,形成了规模,做出了影响。

说绸缎行,首先要讲到苏州。在苏州,至今保存有一座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河南武安会馆”(苏州市文保单位)。当年,苏州作为江南丝织品的集散中心,汇集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商人会馆,如“山陕会馆”、“潮州会馆”等。这些会馆都是很大一个地区的商人合建的,而“河南武安会馆”则由区区一县的72家业户出资建设。“以县立帮”,武安人在中国地域性商帮中独树一帜。开封之贾三合、彰德之祥顺公最有历史,亳州之和泰恒、太原之宏顺德称雄一方,众多巨商,托起了这一行业中的“武安一帮”。

中药材是一个利润空间很大的行业,俗话讲“黄金有价药无价”,“打了铁卖了药,各行生意做不着”。武安人先是把采自太行山的优质药材带到药市出售,后来往返于祁州、禹州等几个药市之间长倒短卖,每年春季推车而往,岁终推车而归,频年跋涉,赚得几个血汗钱。至乾嘉之际,乃从行商转为坐贾,即开设药店,以“前店后作”为基本经营模式,集药材的采集、收购、批发、零售、加工炮制和中成药制作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将经营地区扩大至黄河以北的所有省份。龙泉村武家弟兄“五架小车下关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武安人在白山黑水间广开药店,德泰兴、徐和发、德庆增、锦和庆、积盛和等“五大药庄”实行连锁经营,各自的分店都在数十家以上,其他大小字号星罗棋布,直至垄断了东北的药业,从大城市到小县城,直到深山老林的小村镇,“凡是冒烟的地方,就有武安人在卖药”。东北药业创造的营业方式,反过来影响了关内,长城内外的武安药商纷纷组设号址,扩大营业,杨春和、孔广魁等药业集团驰骋华北大地和内蒙古草原。1862年,武安数百家药商在祁州药市举行盛大的合帮仪式,武安商帮名正言顺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三帮”齐肩并立。古称祁州的安国药王庙,至今矗立着那块高大的合帮碑。据民国版《武安县志》统计数字,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武安人在东北的药店达1950家,从业人员2万有余。“两万药商下关东”,多么宏大的历史场景呀!当年,他们为解决东北人民的缺医少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五十年代以后这些药店走向公私合营,成长起许多著名药企,如修正制药、辽阳制药、哈药和大唐制药等,在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武安商帮的历史表明,地处内陆的冀南人民思想并不保守,视野并不短浅,头脑并不愚笨,并不缺少经商办企业的才华。当年的武安商人们不仅仅赢得了“天时”,占据了“地利”,最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管理体制,确保了“人和”,创造了灿烂的商业文化。他们的管理理念与制度,许多方面至今看来也不落后。例如:

股份制。德泰兴、徐和发、锦和庆等大药庄,甚至不少小药店,都有两个以上的股东。一家一户资本有限,股份制便弥补了这种不足,亲戚、朋友、同乡,筹集资金共图大业。“万金账”记录着股东们的股份持有情况,又规定了药店的“章程”,是分红的依据,又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契约。同时,又从产权上对东家、掌柜、伙计的行为进行约束。“有东有伙的买卖”,都必须按照规矩行事,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

集团化经营。许多药庄和绸缎庄都属连锁经营,总号与分号之间,类似于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总柜一般都设立在沈阳、长春、太原、西安这类大城市,一般都在安国、营口等药材批发市场,和苏州、上海等丝织品集散中心,设有办事机构或常驻采购人员(称作“外柜”),批量购进大宗产品或原料。药庄总号设有加工厂,加工炮制饮片和制作中成药,从事一级批发业务;分号批零兼营,既面向遍地的小药铺供应产品,又直接面向消费者。总号的经营和生产人员,有的达到百人之多,俨然是规模经营的工厂和批发站。除加工生药外,他们还制作中成药,各种丸散膏丹药应有尽有,而且一般都有自己看家的名牌产品,有的还有所谓“祖传秘方”,如德泰兴的“益母还魂丹”、德庆增的“补心丹”,锦和庆的“六味丸”、“再造丸”等,行销全国市场。他们怀揣“做尽天下良药”的梦想,挖掘、收集、试验了许多良方。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他们开始涉足西药的销售和制造,有的还试图兴办纺织、印刷等现代工厂。

掌柜负责制。与现在所说的“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如出一辙,武安商家除“家眷铺”外,大都把店铺委托给掌柜来经营,“三年一算账”,东家只管制定章程和到时分红,平时不干预店内事务。大掌柜对东家负责,干得不好,你只管撤换大掌柜就是。当然,东家可以定期到柜上巡视,也可以住柜监督,但是不可以对日常经营指手画脚。不到“账年”,东家也无权去柜上支取一分钱。这绝对符合现代的管理理念,保证由优秀人才管理经营企业。

为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武安商家普遍实行了“身股制”,即店伙“顶身股”参与分红。东家与伙计分红的比例,不少是“银半身半”,即各占50%。伙计们的“份”,依据资历、能力等,进行不断调整和增长,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贡献。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紧密挂钩,以利益为纽带,把大家紧紧捆在了一起,店荣我荣,店衰我衰!掌柜们凭借自己的管理才能和辛勤劳动,获得不菲的收入,使他们殚精竭虑搞经营,终其一生效劳于一家商号。这和近年来某些民营企业实行的“股权激励”,在精神上大同小异。

员工管理上的半军事化。武安商家的绝大多数门店,从采购,到加工,到站柜台的大小劳金,再到管账先生,无一不是武安老家的人,既有利于垄断行业机密,又有利于凝聚团队意识。员工的招募、调配和工资发放,由设在老家的柜房负责。有人想去“住地方”,需要找人介绍和作保,接受培训,然后“分配”和“派遣”。学徒“三年无座位”,边学生意边学文化、礼仪等。员工吃住在店,平时身上不准带钱,连理发洗澡之类的事情也由店里统一安排,过着与外界基本隔绝的生活。严格的学徒制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武安商帮的理念,如信奉“主顾主顾衣食父母”“人无笑脸休开店”等信条,以“和气生财”为核心的“和文化”;如坚守“救死扶伤博施济世”“做良心药,赚良心钱”底线,诚信经营的商德;如造福大众、还报桑梓、积德行善的情怀等,为自己和整个武安商帮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东家们的苦心孤诣和店伙的辛勤操劳,换来了丰厚的经营成果,巨额利润源源不断运回武安老家,一本万利的鼎盛时期,持续了数十年的时间。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南洺河两岸的许多村庄都在大兴土木,盖住宅,盖戏院,一座座现代化小学应运而生。伯延房锦云还两次向远在北京的大学捐款,受到民国政府奖励。

武安商帮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精神遗产,例如:勇于走出家门,敢为人先,纵横天下的宏大气魄;善于抢抓机遇,占领市场的战略眼光;善于学习和创造先进经验,科学管理的严谨态度;以德聚财,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抓住一个行业,持之以恒,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的敬业精神。这些流淌在民众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是武安这个县级城市的活力之源。

在漫长的武安商业史上,产生了房锦云、徐兴仁、尹懿堂等杰出人物,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最近20年来,武安商帮重回人们的视野,一批专著先后问世,我在邯郸电视台“丛台大讲堂”栏目连续开讲“武安药商下关东”,几部专题片先后拍摄播放。在商帮故里伯延古镇,建成了“武安商帮故事馆”,大型实景剧“商帮归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好评如潮。相信这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必将为世人更多地知晓,焕发出应有的光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