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披总理鼓励国民提升中文水平,什么信号?

2024-08-26 09:47:47 - 市场投研资讯

新加披总理鼓励国民提升中文水平,什么信号?

8月17日,五月上任的“新官”黄循财第一次在新加坡国庆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按照惯例,新加披总理会用马来语、英语、中文三国语言发表演讲,在中文演讲中,黄循财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的故事,并鼓励国民提升中文水平。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是以英语为共同语言,但我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亚洲社会,不是西方社会。”他还表示,“我们不但有‘精英’,我们还有‘精华’(精通华文的人才,新加坡称中文为华文)。”

01

坚持中立态度

国庆群众大会被认为是新加坡历任总理每年最为重要的演讲,黄循财为何要在大会上鼓励国民学中文?

黄循财在演讲中这样解释,“新加坡是以英语为共同语言。但我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亚洲社会,不是西方社会。我们都想要保留亚洲人的精神面貌和传统价值观。多年来,我们具备双语双文化的优势,能够吸收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并且跟东方和西方的国家打交道。因为这样,我们这些年来能够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独特的竞争优势为新加披带来了什么?

新加坡这个缺乏自然资源,国土面积仅约728平方公里的小渔村,正是靠着“双语双文化”的优势成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的经济总量约50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6184亿元。在人均GDP方面,新加坡人均GDP达到84714美元(约61.1万元人民币),在亚洲48个国家中仅次于卡塔尔。

新加坡能“逆袭”成功还有赖于它一直以来“不亲美不亲中”的中立态度。如今,黄循财鼓励国民学中文,是为了“亲中”?当然不是。相反,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中立态度。

在中美关系上,新加坡坚持不选边站队。接任新加坡总理前夕,黄循财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面对中美两大国的复杂关系,新加坡将秉持中立原则,不轻易偏向任何一方,始终将本国的核心利益置于首要考量。随后,在今年7月,新加坡驻美国大使吕德耀先生更是通过致函美国媒体的方式,重申了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基石——即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拒绝在任何国际争端中选边站队。

02

提升双语优势

近年来,新加披的“双语优势”近年来正在减弱。这对“中立”的新加坡来说自然不是好事。

新加坡为多民族国家,包含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及其他小族裔,华裔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5%,然而新加坡的年轻人中能用中文流畅表达的并不多。

原因和此前新加披实施的双语政策有关。

1965年独立后,李光耀实施双语政策,旨在将英语确立为工作语言与共同语言,同时保留各民族的母语。他坚信,鉴于新加坡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强化英语能力对加强与国际尤其是先进国家的交流至关重要。此外,英语作为共通语能促进不同族裔间的沟通,缓解社会矛盾。

1966年起,新加坡教育体系逐步提升英语的重要性,至1979年,时任教育部长吴庆瑞宣布新教育制度将显著突出英语地位,而母语(中文、马来文、泰米尔文)教育则略有削弱,标志着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正式确立。

然而“物极必反”,该政策又给新加坡带来了新的问题:英语成为多数人的“第一语言”,而原本的母语则沦为“外语”。年轻一代普遍用英语思考与交流,母语能力显著下降。

李光耀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中“检讨”,称之为自己多年政治生涯中推行得最艰难的政策,是他一生的挑战。他表示语言政策需要不断地变革,“调整又调整,改革又改革”,不断寻求新的、正确的平衡点。

黄循财在演讲中鼓励国民学习中文,不仅是对新加坡双语政策的一次深刻反思与调整,更是对新加坡国家身份与文化认同的一次重申,是对“亚洲价值观”的延续。他强调新加坡虽受西方影响深远,但绝非简单的西方社会复制品,而是拥有独特“亚洲价值观”的多元文化国家。

其次,这也是顺应民意的选择。长期以来,新加坡的华语教育主要依赖于华人社团的自发努力,导致华语使用环境多样而缺乏统一标准,许多民众在日常交流中采用的是融合了多种元素的简化华语。黄循财表示,政府将调整教育政策,让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升上中学后,都有机会选修高级中文。这有助于提升华语在新加坡的地位,符合占人口多数的华人的实际需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