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他们有妙招!
转自:学习军团
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有实效——
打造情景课堂打动官兵内心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通讯员 张毅
茅文宽绘
“你好,请问这里是长津湖吗?”
8月的岭南大地,暑气蒸腾,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礼堂舞台上却是雪花漫天、寒风呼啸。在这堂根据长津湖战役创设的情景教育课上,上等兵申志鹏与一名“志愿军战士”以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共同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官兵们的思绪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官兵的大脑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炬。教育课堂上,很多老生常谈的故事换一种形式讲述,就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思想共鸣。”该基地领导介绍,现在的青年官兵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见多识广,进行思想灌输,必须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近年来,基地机关和所属各单位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运用时空对话、情景课堂、讨论辨析等多种形式,让官兵在身临其境中品味一场场思想盛宴,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受到一致好评。
“一堂能被官兵广泛认可的好课,来之不易!”基地宣传科干部刘长文对此深有感触。此前一段时间,他在组织思想调研时发现,基层政治教员备的课大多通俗易懂,引用的案例也有很强的针对性,但经常难以引发官兵共鸣。究其原因,主要是授课方式过于死板、教育形式缺乏新意。
正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代同步,用最符合基层官兵思想实际和审美需求的方式手段,这样才更容易入脑入心。基于这样的认识,基地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推门听课”,现场找灵感、抓“活鱼”,与官兵座谈讨论,组织优秀政治教员集智攻关,最终打造出6堂官兵自编自导自讲的情景教育课。
采访期间,记者把这6堂情景教育课挨个听了一遍。《入营第一课》,追溯某运输营组建60年的奋斗历程,通过再现一个个经典场景,激发身为一名汽车兵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巧妙运用心理学知识,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官兵把挫折变成转折,重振旗鼓、摆脱困境;《与“00后”好问青年的对话》,在一问一答中展现某大队官兵白手起家、从零起步,打赢“保障能力突围战”的3段感人经历,让官兵明白“打仗就是打后勤”的深刻含义……
身边战友当主角、兵言兵语讲故事、综合运用声光电,置身情景教育课堂,犹如走进一个大磁场,官兵们沉浸其中,在静心聆听、热烈互动中凝聚思想共识、廓清思想迷雾。正如中士张乔茗所言,“每堂课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每堂课都让人深受震撼。”
张乔茗清晰地记得《入营第一课》的每一个细节,一张上世纪60年代官兵驾驶汽车向战场运送物资的照片,令他印象尤为深刻。
“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我营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惜一切代价保障高炮部队抗击作战,出色完成了任务……”舞台上,随着干部张搴豪声情并茂地讲述,照片定格的“瞬间”被扩展成流动的影像,一个个历史镜头,满溢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血性和豪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了多年运输车驾驶员的张乔茗,被老一代汽车兵深深打动,决定也成为一名“负重前行”的军人。
“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看上了多少课、记了多少笔记、写了多少教案,而要看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撬动官兵心灵,改变工作面貌。”某保障队干部郑涵刚刚履新,一度对如何开展教育缺乏思路,如今通过旁听教育情境课、观看官兵的课后变化,他自感“终于摸到了门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所有的资料、故事、道理,都要围绕人、聚焦人、改变人展开。
那天,上等兵王虎第一次走上舞台,与干部何毓明一起,担任情景教育课的主讲人。来到单位荣誉柜前,他指着一件物品问道:“这是什么?”
“它叫风速风向传感器,位于甲板上方近30米的横梁。”何毓明娓娓道来。两年前的一天,风速风向传感器发生故障。可这么高的地方,连爬上去都是问题,更别说在空中维修作业了。这时,操舵班班长徐占镇站了出来。
两人身后的电子屏幕上,立刻播出同步画面:徐占镇爬到桅杆顶端后,一点点往外挪动,一手扶着横梁,一手吃力地用扳手拧着螺栓,舰体的每一次晃动都让人心头一紧。
“同样是海军,有人驾舰犁浪远航,走向深蓝;有人坚守后方,默默奉献。在通往打赢的道路上,谁都不可或缺,一个也不能少!”何毓明适时插话引导。
“我懂了,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王虎似有所悟地回答。两个人的交谈对话,在台下战友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课后,基地宣传科干部王聪告诉记者,保障队的很多战士,当初都是怀着驰骋大洋的梦想参军入伍的,没想到分配下连,却走上了后装保障岗位,一时感到很茫然,其中就包括王虎。后来,经过教育的洗礼、任务的历练,他和战友解开了“思想疙瘩”,在本职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此次“情景再现”,为刚来的新兵指明了努力方向。
“道理还是那些道理,换一种说法,大家就听进去了。”基地政治工作部一位领导说,课堂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官兵的思想越活跃,教育创新的空间就越大,基层政治教员的舞台就越广。情景教育课的成功尝试,就是证明。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基地将继续深挖官兵训练、工作、生活中的典型故事,聚焦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在情景式授课的基础上,探索推开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引导官兵进一步夯实向战为战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