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法院 | 多想一点,就能多做一点

2024-08-26 20:20:19 - 陕西法制网

“小杨,太感谢你了,这笔钱我等了20年,都是我当年风吹日晒的辛苦钱啊”。当这位80岁的老人握着我的手潸然泪下地表达着感谢时,我不禁又回想起办理这起案件的一幕幕……

执行僵局

老人与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2003年法院开始执行,但被执行人一直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期间原办案人退休,2023年案件恢复执行。立案后,我第一时间在之前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但被执行人早已关门闭店,并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无任何财产,公司相关人员也早就去向不明,到户籍所在地走访也无任何收获,执行再次陷入僵局。

时不我待

八十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每次来法院也都是上了年纪的女儿陪同。谈起案件,老人每次都情绪激动,甚至一度哽咽,“干活的时候,我也六十多岁了,骑着车子到处跑,给他们干活,但谁想到辛辛苦苦却一分钱没拿到。”“到现在二十年了,我这么大年纪,还不知道能再等几年”。我了解到法院曾给老人申请过司法救济,但被其拒绝了,问原因,老人称,“我不需要救济,不要国家的钱,我只要自己该得的钱,某某欠我的工钱,就让某某还”。老人正直且执拗,闻之令人心酸,但又让人钦佩不已。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工作信念,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西安碑林法院 | 多想一点,就能多做一点

坚持不懈

后续的办案中,我决定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与申请执行人多沟通交流,争取得到理解与支持,一方面以查找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为突破口,继续推进执行。每次到来,基本聊个一两个小时,期间我耐心地对老人及家属进行安抚,告知法院已经做的、正在做的、以及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并解释清楚法律的相关规定。交流的多了,我们也从开始的讲述案子的来龙去脉,谈到多年来追索报酬的艰辛,又聊起家长里短。每次交谈时,用洪亮的声音让耳背的老人听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人听懂,用专业靠谱的释法说理让老人理解,对我来说每次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不厌其烦的沟通、解释也终于取得了老人及其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与此同时,我再次去市监局调取了被执行人的工商档案,抽丝剥茧,查看是否有联系方式、住址等可用信息,又去公安局调取了法定代表人的详细户籍信息,并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

柳暗花明

有志者,事竟成,2024年2月,“消失”了二十年的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韩某某终于被传唤到了本院,迫于执行威慑力、碍于执行措施限制,韩某某承诺协商履行。我立即安排了老人与之在办公室见面,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协调,双方达成一致,握手言和,韩某某筹集现金,并当天履行完毕。

西安碑林法院 | 多想一点,就能多做一点

二十年的等待有了结果,老人喜极而泣。此时已过中午一点,老人一边不停地说“辛苦了”,一边连道谢意,“必须要好好谢谢你,咱们去外面,请你吃个饭。”在我再三推辞,并以随身携带大额现金不安全、需要尽快回家放好或存入银行的说法劝阻下,老人及女儿方才作罢离去。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如释重负,长呼一口气,成就感油然而生,疲惫感和饥饿感一扫而空。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案件办理中,在翻阅手中的案卷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多换位思考,告诉自己多想一点,或许就能为当事人多做一点,以如我在执的执行理念努力办好每一起案件,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编辑|李娟

审核|姚启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