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2024-09-26 08:57:41 - 观察者网

导语: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赛全部59个项目中,斩获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在本届赛事中,王立昀参与了中国代表团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的翻译工作,这也是其第三次随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与观察者网的对话中,她详细介绍了众多比赛信息,并分享了自己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的看法。以下为对话全文。

【文/观察者网戴苏越】

观察者网:您作为大赛的翻译,已经是第三次随队参赛了。在比赛中您的职责主要有哪些?这项大赛的主要流程是怎样的呢?

王立昀:世界技能大赛基本上每个项目都会配一个翻译。因为我们的选手是以技能竞赛为主,所以英语不是强项,在这样一个国际竞技的舞台上需要专业翻译协助进行交流和沟通,力求信息对称,解决问题。

在比赛前4个月,所有的翻译都会进入到世界技能组织的“翻译池”中,然后打乱随机分配到各个项目。因此,对于每一个轮换完项目的翻译而言,这都是一次跨界挑战。

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我的工作基本上分为赛前和赛后两个阶段。赛前需要把技能最新的技术文件(TechnicalDescription)翻译出来,同时还要对往届的赛题(TestProject)进行翻译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熟悉项目相关的术语和比赛要点。除此之外,相应技能论坛上各专家老师对比赛具体内容的讨论也需要及时更新和翻译,掌握最新的动态。前期的笔译内容比较多。

到了本次比赛的举办地法国里昂之后,我需要在筹备阶段和专家老师一同前往赛场,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专家相互认识,并进行交流,包括负责组织整场比赛的首席专家、负责环境支持的竞赛经理,以及负责后勤的场地经理,了解赛场规则和现场情况,比赛的赛题也会先于选手在专家面前进行展示和讨论。

不同的项目对于翻译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次我参与的项目是“商务软件解决方案”,往届现场的笔译量比较大,这届作为试点项目选用AI工具翻译,翻译版本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审核。而“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则是一个EnglishOnly的项目,选手需要用英语接电话、发邮件,所以基本无需翻译辅助。

比赛开始前的选手熟悉日(Familiarization)和整四个比赛日中,我们翻译也会全程在场为选手与专家的交流助力。除了比赛前专家和选手的15分钟交流时间,选手在做题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都不能找自己的专家,只能举手找翻译,由翻译帮助他们和其他专家沟通,答疑解惑。所以我对自己的角色的认知便是:一直在我们中国选手的身后,让他们一回头就能看到我,一举手就能和专家交流,既是他们语言上的辅助,又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的“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物流与货运代理”和您之前参与的“电气装置”分别需要比赛什么样的具体能力,选手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比赛的?

王立昀:“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参赛者比的是如何获取客户、如何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如何通过电话的方式了解需要的信息,这些都需要很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才能够踩到业务线上的重点。

比赛的形式是把选手放在一个模拟的办公室环境进行业务处理。在沟通的过程中,选手需要对公司架构,以及不同部门的人员负责哪部分流程非常熟悉。同时,面对来自客户基于各种问题的询问甚至问责,他们需要有条理地给出解决方案,同时顾及到客户情绪。不仅需要用全英文完成模块的考核,同时需展现出优秀的物流规划、物流大数据分析和方案制定能力。

2022年特别赛“电气装置”项目是选手通过应用传统和当下新兴的各类技术,完成特定设计的商业或家用电气装置中的配电箱、开关、线缆、线槽、桥架安装以及对商用或家用智能控制系统(如KNX等)进行线路设计安装编程与调试的竞赛项目。

我在2019年的喀山世界技能大赛参与的“建筑金属构造”,则是要求选手在比赛开始后前4小时,对图纸和制造说明进行迅速、充分地理解消化,并在其后18小时内,完成放样、下料、零件加工、装配成型、矫正、焊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最后组装成一个坦克模型工件。

而“商务软件解决方案”,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编程,是属于IT大类的项目,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代码,进行软件各个阶段的开发。整体的赛题是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软件系统,在三天半的赛程里,每半天的比赛开发一个环节,选手提交作品后都会有打分小组在评分室里很快给出评分。因此除了技术能力,对于选手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考验也非常大。

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每一届比赛软件开发的主题都不一样,比如特别赛就是要求选手开发一个首尔的民宿出租系统,在喀山举办的那一届是要求开发一个石油钻井系统,这一次在法国里昂则是设计一个烘焙店的客户分析和数据整合系统——每一次的任务都是和主办地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联系的。

本次的比赛要求不仅仅是我们比较普遍的桌面应用程序,还有更为复杂的需求分析、建模、数据库设计、机器学习等等——不仅是写代码,更需要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客户细分和销售趋势预测。

比赛的场地是每个选手单独的workstation(工作台或者工位),每个项目的具体布局和设备都不一样,但都是高度还原实际工作的场景。比如说电气装置的工位就是三面垂直的墙加上天花板,还有完成相应工艺所需的工具;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的工位则是办公桌和电脑,选手可以自带没有储存功能的键盘和鼠标。

还有一些项目比较有趣,比如说社会和健康照护,会搭建不同的场景,配备NPC,考验选手能否完成技能的展示。

观察者网:听了您的描述,感觉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是高度贴合实操,并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有趣味性。不仅如此,我们看到比赛项目的设置跨度也非常大,从我们传统印象中符合“职业技能”特征的美容美发、餐厅服务,到我们印象中很“白领”甚至高科技的移动机器人、云计算、工业设计等等。组委会选择项目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我们的参赛选手又来自哪里?

王立昀:从参赛选手的构成来说,大部分是职业技能院校的学生或者教师,学生占比最大。因为世界技能大赛对于参赛选手的年龄是有要求的,在比赛当年不能超过22岁,个别需要足够经验积累的也不能超过25岁,所以我们的选手都非常地年轻。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参加省赛或者市赛、全国技能大赛,国赛的前5-1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最后各方面最优秀的那一位才能成为最后的正选选手。

这些入选比赛项目的技能是由世界技能组织确定的,主要分为6大类,像刚才提到的“商务软件解决方案”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大类,车身修理属于运输与物流大类,还有美发、时装技术属于创意艺术与时尚大类……只要能够构成一个技能,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先作为展示项目进入,然后成为一个正式的项目。

有一些项目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退出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让位给新的技能。比如,往届的印刷媒体技术和建筑石雕这一届都取消了;像可再生能源和工业4.0,就是相对比较新的技能。

不难看出,入选的项目基本上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能一一对应具体的职业,比如“商务软件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码农”,“电气装置”是我们平常说的“电工”,“建筑金属构造”偏向我们所说的“钳工”,还有观赏和趣味性很强的花艺、烹饪、时装、糖艺、烘焙……参赛者无一不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职业中的佼佼者。

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也能感受到这些来自职业院校的孩子过人的专注力、他们的吃苦耐劳显然已经超过很多现在同龄的00后,更重要的是,似乎他们比其他同龄人更早一步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先别人一步在技能上达到了极高的专业水平。根据我的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取得成绩后留校任教,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继续培养后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观察者网:本次中国队获得了36金9银4铜的好成绩,可以说是“断崖式领先”。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人“人口基数大”,相比于其他国家更“卷”,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王立昀:这次大赛的颁奖典礼很神奇,他们会先告诉你某个技能项前三名是哪些国家,然后再切到另一个屏幕,宣布谁是金牌、银牌和铜牌。基本上第一个屏幕出来,大部分项目都会有五星红旗的身影,无论是作为翻译还是作为观众,心中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在颁奖现场,与有荣焉

至于说中国的职业技能很“卷”,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中国队好成绩的取得,靠的还是我国强大的工业基础、职业教育体系、刻苦专注的选手和背后兢兢业业的专业团队。毕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专家和教练组多年专注在各自项目上的钻研精神令我由衷敬佩。

观察者网:职业教育的优化和改革是这两年大家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家长无不恐惧所谓的“五五分流”,害怕孩子考不上普通高中“沦为”上职校,似乎职业教育成为了鄙视链的下游;另一方面,是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社会上高水平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结合您参加这几届比赛的经验,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矛盾?

王立昀:在接触到世界技能大赛之前,尤其是在我上小学、念初中时,老师和家长总是灌输一个观念,即你一定要考上高中,这样才能上大学,只有上了大学才有好工作,如果进了职业院校,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经过这几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工作经历,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看到很多同学高考之后进入大学就完全松懈了,根本不知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到大三、大四,一群人盲目找实习,甚至是到了工作岗位依然在不断试错碰壁;最后经历了很多年的磨练沉淀,才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状态。

我觉得大家首先要放下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的偏见,要知道学历教育不代表一个人的实际素质和技能。有时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发现天赋,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为之努力。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适应精英路线,你就走那条路;如果我就是喜欢比如说烹饪、烘焙,那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我有兴趣并能给我带来成就感的赛道。而不是毕业后从事跟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的职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调整。

另一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像德国,扎扎实实地让职业教育的学生去企业学习,校企结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一直处于职业教育实践的最前沿。这对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也能让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

这次的世界技能大赛有一个标语,叫做“Whenthereisaskill,thereisaway”(哪里有一技之长,哪里就有出路),我对此非常认同。相比于带着迷茫走独木桥,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才是最重要的。

王立昀:中国能在这大赛中断层领先,绝不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