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2024-09-26 09:01:44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这是中国最长的国道——G219,从新疆喀纳斯到广西东兴,沿中国边境绵延1万公里,名副其实的战略要道。

75年来,无数人在这里用血肉身躯,构筑起守护国土完整、守护边境安宁的钢铁长城。今天,沿边开放的新语境下,世代坚守的国门,也在更好地“开”。

“治国必治边”,今年6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先后前往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四省区,沿着219国道一路寻访,领悟这几个字的深意。

在这条公认的“国之大道”上,我们读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也看到开放合作、睦邻友好。这背后,正是一个大国的强盛之道。

“我晚上睡觉,说梦话都是‘您好、身份证、通行证’。”李梦飞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旁边的庞浪接话:“真的!我还跟他搭话说‘去阿里’,他嘿嘿回一句‘好的’,转身又继续睡了。”

李梦飞和庞浪都是老马泉河边境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这里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是拉萨通往阿里方向的重要交通要道,这一关键枢纽每天承载着巨大的车流量与人流量,通行异常繁忙。客流高峰期,每天约有4500辆车进出。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和边境通行证”——用李梦飞的话说,“一天,就是把这句话重复五六百遍,一年,就是把一天重复365次。”

海拔4600米,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这些移民管理警察平均年龄27周岁,但因为常年与强紫外线和大风沙为伴,他们的脸比同龄人显得更“成熟”些。但在他们眼里,脸上的晒斑、手上的裂口还有黝黑的肤色,都是高原颁给他们的“军功章”。

边境和谐稳定,我们一起守护

老马泉河边境检查站的值班室紧邻国道,从值班室走到执勤现场只要几步路。夏天是车流量最大、工作节奏最快的时候,大家“一旦站起来就没时间坐下”。而到了冬天,平均气温零下十几度,虽然车会少一点,但再厚的棉袄也挡不住刺骨寒风。“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苦。但来都来了,干就完了。”李梦飞说得认真,可语气又让人忍俊不禁。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他出生于1999年,入伍8年,在萨嘎工作了6年,对边境检查的职责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负责对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的证件、交通运输工具及行李物品实施检查验证;对周边易绕路段进行动态巡查、设卡查缉等任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守好祖国大门,让人民安心。”

这不是一句大话。在边境地区,危险随时可能发生,移民管理警察必须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在一次勤务中,庞浪在对一辆面包车进行检查时,驾驶人员神情慌乱,副驾驶位的乘客面色苍白,庞浪说:“我正准备查验证件时,司机一脚油门,直接撞开锥桶,冲卡逃跑了。”

坐在庞浪边上的副站长周伟接话:“当时我还没来检查站,在拉藏乡派出所工作,接检查站通知说有人冲卡,让我们协助拦截。”就这样,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在后面追,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在前方堵截,最终把这辆车逼停在了路边上,经检查,副驾驶的乘客涉嫌吸毒,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按相关规定将人员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西藏多山,除了守住卡口,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还要盯住监控,并定期组织开展易绕路段巡逻,看山上有没有可疑人员。让移民管理警察仁青多杰最引以为傲的是,他曾经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追到了一个企图绕过关卡的人。海拔5000米,氧气含量不到平地的60%,即使空手行走,也相当于负重40斤。发现嫌疑人时,对方已经在半山腰了,追起来难度极大。仁青多杰硬是咬住对方,紧追了两小时,最终对方体力不支,瘫倒在地,仁青多杰也跑得满嘴都是血沫子。

除了可疑人员,违禁物品也是查验的重点。水獭皮、穿山甲鳞片、野生灵芝、天山雪莲……移民管理警察在检查过程中查出过各类物品,有的藏在大袋的土豆里,有的夹在纸箱的缝隙中,还有的被藏在汽车备胎里。要把它们都揪出来,需要“火眼金睛”。

“其实也没什么诀窍,就是经验加上直觉。”庞浪说。

“无它,唯眼熟尔。”李梦飞挑了挑眉毛。

别人的家人,能帮就要帮

2022年6月,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仁增在太阳下执勤,因为身上的防护服不透气而晕倒在地,执法记录仪拍下了他倒下的画面。这个视频“走红”网络后,很多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心疼和敬意。

这其实是他们工作常态。采访时是6月,移民管理警察口中最舒适的季节,但也没那么好受——因为昼夜温差太大,凌晨只有0摄氏度左右,午后依然会被炙烤。加之紫外线强度高,即使涂上防晒,把口罩和墨镜戴严实,也很容易被晒伤。采访前,正是庞浪执勤,太阳的暴晒中,他身上的制服湿了又干。货车、客车、三轮车从他面前飞驰而过,汗珠很快被扬起的尘土吞没。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民警宋耀琪在执勤

晒黑无法避免,睡个好觉也是奢求。“三班两运转”的24小时双向查缉制度,让民警们不得不习惯“倒时差”的生活。“每次值完夜班都很累,但很难马上睡着。晚上风大,回到室内闭上眼睛就会流泪,而且我们挨着马路睡觉,噪音也不小。”李梦飞说,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好大家的休息,民警宿舍会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调整,排班上也会注意间隔。

停车、盘问、查验证件、检查货物,移民管理警察的工作中不止有这些“必选项”,还有很多“附加题”。牧民的三轮车在路上翻了,第一时间来找他们帮忙,先要帮着把车拉出来,再去把散落一地的石头找回来;大雪封路,上百辆车堵在卡口前,他们会主动提供热水和泡面;值班室的药箱里常年备着高原药、感冒药、急救药和中暑药等,有的游客高反严重,还要在这里吸氧。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查验往来人员身份

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也遇到过一些“怪事”。李梦飞记得一个老乡,只身从安徽走到了西藏,头发和胡子都蓄得很长,满脸晒斑,看起来50岁左右。“他晚上自己扎了个帐篷睡在外面,我不太放心,怕冻出个好歹,就让他来我们值班室烤火。”对方告诉李梦飞,自己的公司倒闭了,房子被变卖了,老婆也跑了,一度想轻生,突然看到“一辈子总要去一回西藏吧”这句话,二话没说就上路了。

“没想到他是1996年的,我就鼓励他反正年轻,机会还很多,别陷在过去。他说一路走过来,心态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路上做直播也积累了很多粉丝,赚到了做生意的本钱,准备东山再起。”李梦飞说,除了这样比较极端的例子,司机、游客、牧民几乎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事情来求助,“出门在外,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作为移民管理警察,我们能帮就要帮。”

自己的家人,更多是愧疚

4100公里、3900公里、3500公里、2200公里……这是安徽阜阳、河南周口、陕西商洛、四川达州距离萨嘎的距离,也是其中几位移民管理警察工作地和家乡的距离。

他们手机的锁屏壁纸,大都是妻子和孩子,年复一年守在高原,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上,装进屏幕里。“每次拿起手机,就是多想一遍他们。”庞浪看着屏保上妻子的笑脸说,“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老马泉河早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了”。

与家人聚少离多是常态,面对老去的父母、长高的孩子,他们心里亏欠,却无可奈何。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民警庞浪在执勤

教导员晏杨是大家的“老大哥”,整天都笑呵呵的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儿子在重庆读书,打小就调皮,在学校也不服管,晏杨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2021年春节,在上级的组织下,儿子跟他妈妈前往萨嘎,第一次来到晏杨的单位。一路辗转,路途艰苦,儿子发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吸着氧气。当看到被晒得黝黑的父亲,他一直扑簌簌地流眼泪。晏杨说,儿子回家后,突然就长大了很多,这让他放心不少。

高海拔、高强度的执勤任务,每天都要与很多人打交道,让民警们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肩周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虽然环境艰苦,但大家一直在努力让戍边的条件好起来。这里海拔太高,不容易排汗,民警们就把闲置的“猪圈”改成了“桑拿房”。执勤归来,洗完澡再蒸个桑拿,可以出出汗,缓解工作的辛劳。

海拔4600米,缺氧暴晒风沙大,他们为什么不想走?

民警周伟和张道伟在侍弄菜地

他们还有一块“宝贝”菜地,大棚是移民管理警察一砖一瓦搭起来的,每棵菜都被悉心呵护。

看着繁茂的西红柿和黄瓜,记者问“在海拔4600米种蔬菜是不是很难?”

“何止是很难,是相当难。”晏杨说,“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啥都困难。从下种子的时候就要非常上心,每天来浇浇水,松松土,拔拔草,我们搞了十来年才有现在的规模。”他一脸骄傲,“在我们这里,人人都是多面手。”

老马泉河这么苦,想过离开吗?

“没想过”“我要守下去”“早就离不开这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都要说一句“舍不得”。

夜幕下,从萨嘎县城向老马泉河检查站方向望去,点点车灯连成长龙,逐一检查过卡。“敬礼”、“您好”、“请出示证件”……他们用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动作和语言,织起边境安全过滤网,守护千门灯火。

栏目主编:朱珉迕图片来源:董天晔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