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炼就桥梁施工“金刚钻”
交通工匠名片
杜洪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交二公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龙潭项目经理、杜洪池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致力于打造桥梁精品工程;他坚守施工一线,在润扬大桥、黄埔大桥、泰州大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简称南京五桥)等工程留下了奋斗的脚印。从业20余年,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中交集团“品牌员工”“劳动模范”等荣誉。
2019年12月,杜洪池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中交二公局南京五桥项目成立。这是一个以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为专业方向的工作团队,成立以来在桥梁施工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杜洪池在桥梁施工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炼就了以创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金刚钻”,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桥梁专家”。
BIM技术破解钢筋对接精度难题
2016年8月,杜洪池任南京五桥项目经理。索塔钢壳安装是该桥最具特色的创新工艺,也是杜洪池付出心血最多的地方。
钢壳整节段在工厂加工后,通过水路运输至现场吊装拼接。单个钢壳节段重达180吨,内部密密麻麻分布着1000多根竖向钢筋,每一根都要与承台上的预埋钢筋对接,误差必须小于两毫米。施工难度之大,让团队几易方案。
杜洪池带队攻关,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出了世界首创的钢混组合索塔设计施工技术与标准,保证了对接精度,也提升了施工效率。“我们仅用半天时间,就实现了钢筋的完美对接。”回忆起南京五桥南主塔T1节段的吊装过程,杜洪池十分自豪。在他的努力下,大桥单节索塔拼接施工由最初的10天缩短至平均4—5天,最快时仅需一天。
自动化监控助力“巨无霸”沉降
2021年7月21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北锚碇沉井完成全部下沉施工任务,精度远优于设计要求。现场掌声雷动,杜洪池也难掩激动。
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结构,起到拉起整座大桥的作用,而沉井作为锚碇结构的整体受力部分,是确保悬索桥结构安全的关键。受地质影响,沉井在依靠自身重力下沉过程中,极易出现倾斜和位置偏移,如遇地下水,下沉难度更是会直线上升。
仙新路过江通道北锚碇沉井自重约50万吨,平面尺寸为70米乘50米,最终要沉至地下50米,相当于17层楼的高度。将如此“巨无霸”完整精确下沉到位,为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带来了严峻考验。
杜洪池带领工作室成员查阅施工资料、夜以继日攻关,设计研发出沉井实时自动化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沉井动态信息可实时反馈至控制中心和手机终端,管理人员拿着手机就能随时观察沉井的下沉状态,不但保证了沉井施工质量,也为陆地超大规模沉井下沉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品质工程
杜洪池的匠心,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体现在对品质的追求上。
2020年是南京五桥通车之年,但疫情打乱了原本的施工节奏,杜洪池克服困难,带领主要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返回项目组织复工。2020年2月25日,南京五桥完成节后首吊,成为江苏省最早复工的项目之一。建设以来,南京五桥项目连续两年位居江苏省“品质工程”考核第一,连续四年荣获江苏省“平安工地”称号。
杜洪池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着力桥梁人才培养,每季度组织工作室技术人员开展学习交流,并积极邀请专家开展座谈研讨。成立5年多来,工作室已培育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12人,培养项目总工程师级别人才3人、技术骨干3人,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工作室已获3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表彰16项,企业级奖项4项,实现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原标题:匠心炼就桥梁施工“金刚钻”来源: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