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 德国市场难寻 被质疑非法添加“神经酸”成分

2024-09-26 14:58:55 - 媒体滚动

转自: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卢岳□王紫茜)此前,本报关于儿童营养品牌inneVC产品在保质期内胀袋问题的报道,引发广大消费者关注。近期,又有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原产地及产品成分、含量等问题产生质疑。

inne品牌被质疑为“假洋牌”

近日,记者看到,有消费者反映,“我在谷歌搜索inne产品包装上的地址,却发现根本没有工厂,仅仅有一个商店,且没有任何图片。”该消费者更指出,曾长期生活在德国,却在多个大城市没有见过这个牌子,德国朋友也从未听过此品牌。

记者看到,不久前,该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发布的相关内容引发了大量消费者关注,也再次让inne的品牌及产品原产地备受质疑。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 德国市场难寻  被质疑非法添加“神经酸”成分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 德国市场难寻  被质疑非法添加“神经酸”成分

记者看到,围绕inne的真假洋牌争议由来已久。

澎湃新闻曾报道称,有消费者反映,在同一家“童年时光旗舰店”购买的产品,之前是熟知的美国CHILDILIFE品牌,然而更换包装后,品牌变为德国inne品牌,且两个品牌的中文名称、外包装颜色、旧版logo及代言人均一致,疑似假冒。对此,德国inne品牌进口商——南京童年时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童年时光”)回应称,“童年时光”是其注册并持有的商标,曾与CHILDILIFE品牌合作,但合作解除后“童年时光”的名称和旗舰店有权用于新的合作品牌,即德国inne。但美国CHILDILIFE品牌则指控称,南京童年时光在合作期间抢注商标,并在解除合约后模仿其产品外包装及套用店铺链接和用户好评,混淆消费者认知。

2023年11月,inne相关产品因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侵权等行为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一审判决书指出,童年时光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CHILDLIFE”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inne品牌利用CHILDLIFE产品商誉帮助销售自己的产品,其侵权销售金额巨大、获利巨大,侵权表现方式较多。在被起诉后仍然继续实施侵权行为,侵权产品销售金额达3亿元,侵权行为构成情节严重。同时,inne品牌实施的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混淆初期、混淆过渡期、混淆收尾期三个阶段。

记者从相关材料中看到,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出,inne品牌在混淆初期阶段,修改店铺名称并在美国CHILDLIFE产品上标注“inne”商标和“德国”品牌标识;在混淆过渡期阶段,inne则通过套链接、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似商标、在产品上使用CHILDILIFE商标的方式使消费者混淆CHILDILIFE产品与inne产品的关系;在混淆收尾期阶段,inne品牌由于香港禁令的生效,其替换侵权产品图片,却依然销售侵权产品,同时在销售数据及获奖信息中使用虚假信息宣传。

那么,原来是美国的品牌现在又为何成为了德国的品牌?inne在德国究竟是老牌子还是专门为了在中国市场销售而生?目前德国本土销售渠道有哪些?9月24日,就以上问题进行采访,inne品牌客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nne是德国品牌,但布局全球。对于品牌在德国的具体地址及注册时间等问题,对方未进行正面回应,仅称“只负责线上产品咨询,其他不清楚”。而该品牌其他部门,也未对记者问题予以回应。

英文配方表被遮挡 产品成分含量存疑 

记者注意到,除了品牌身份成谜外,inne品牌产品质量方面的争议也始终不停。继产品胀袋和品牌原产地受到质疑后,近日inne品牌部分产品成分超标问题也备受消费者“诟病”。

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抖音inne海外旗舰店购买了小金条钙镁锌,按客服的指导,每日给孩子睡前吃一条。后来带孩子去医院抽血进行检验,测出维生素K2值超高1.81ng/ml。该消费者质疑,是由于inne品牌产品成分超标导致孩子长期消化不良,身体瘦弱。对此,inne品牌客服表示,小金条钙镁锌共有三个版本,其提供的经典款版本成分检测报告(即无维生素K2成分的SGS权威检测报告)中,无维生素K2相关检测信息。而据客服发送的另一份“含维生素K2成分的检测报告”中,维生素K2含量≥11μg/10ml。但记者发现,客服之前提供的此产品成分含量表中标明“维生素K2为11μg/10ml”。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 德国市场难寻  被质疑非法添加“神经酸”成分

“德国儿童营养品牌”inne 德国市场难寻  被质疑非法添加“神经酸”成分

记者看到,除了小金条钙镁锌外,inne品牌的全脑DHA产品也曾被质疑严重违规添加“神经酸”成分。据悉,神经酸在我国严禁3岁以下婴幼儿食用,然而产品中不仅含有此成分,还在包装上标注0-3岁儿童的建议使用量。同时,客服也向消费者明确表示,0到12岁的儿童可安心食用。

记者还注意到,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购买的inne品牌产品配方表,被后期张贴的中文标签遮住,撕开后英文配方表显示含有甜味剂、增稠剂等成分。该消费者对此也产生质疑,“若担心看不懂,为何不将中文标签贴于其他显著位置?配方表中的甜味剂、增稠剂等成分是否会对幼龄儿童产生影响?”

尽管问题频遭曝光,但inne产品销量却一路“狂飙”。记者在淘宝、京东等平台看到,inneVC、小金条钙镁锌、全脑DHA等产品销量高达300多万。

9月20日,记者围绕品牌原产地、产品成分含量等问题向inne品牌相关部门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未给予任何回复。

inne品牌的注册地和生产地究竟是在哪里?产品成分超过标准含量对儿童有哪些风险?遮挡英文配料表是统一要求还是纯属巧合?本报将对此持续关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