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2024-01-07 21:00:5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以价值为引领,培养学生信念

以实践为导向,探索学术之路

以求实之态度,为学校贡献智慧力量

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他就是管理学院吕怀立教授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人物介绍

吕怀立,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审计处副处长、上海大学预算绩效与财务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预算与财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与金融中介、公司金融等。在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InternationalReviewofFinancialAnalysis、EuropeanJournalofFinance等SSCI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会计研究》《金融研究》《审计研究》等CSSCI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10余项;3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多篇案例被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中欧商学院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和MPAcc案例库等收录;出版专著1部。

热爱驱使,扎根上大

吕怀立老师于2013年6月来到上海大学任教,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路。“教师是一份无私而神圣的职业,每一个老师都应当有敬畏感,看到同学们取得进步,我会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在过去的十年中,吕怀立已先后指导了一百五十余名研究生,担任了十几位本科生的全程导师。以涓流入心,培育时代新人。吕老师致力于做学生的朋友,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科研的兴趣,努力在学业规划、课题研究、人生引领等方面给予他们全程的守候与关心。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学者和管理者,面对众多繁重的行政工作,身兼数职的吕怀立始终保持务实心态,踏实做好时间规划。他表示,“岗位无论大小,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在众多的职业身份中,吕怀立仍然最喜欢“当老师”,教书虽然是项经验性的工作,但却有着无限的成长空间,“我在教学上还要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尽好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春风化雨,潜心育人

在吕怀立老师看来,“学生只有与同学、老师不断地沟通、碰撞出思维火花,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想法,进而做出有质量的研究成果”。良好的沟通氛围和严格的逻辑思辨能力训练亦是吕怀立一贯重视的,他会定期组织学生举行组会研讨,鼓励每个人围绕学术话题各抒己见、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学术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厘清思路和优化写作等。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研究生期间,吕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照顾同学们”,采访期间,恰逢2015级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林艳艳来拜访吕怀立老师。“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未来规划,在交流互动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历,尽力帮助学生逐梦筑梦。”林艳艳说道。

“课程思政要贯穿于教学、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的全过程。”吕怀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时,经常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财会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堂。与学生在读期间的学业成绩相比,他更关心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是否能够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在吕怀立的严格要求下,他所指导的学生中有多人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有一些选择硕博连读,还有多人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毕业后,有的学生考入公务员体系,有的进入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服务社会。

厚积薄发、精进不休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回想十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吕怀立觉得每一段经历都非常宝贵。对于科研,他表示这是一个慢慢沉淀的过程,“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来。”

从自身经验出发,吕怀立老师建议年轻人做科研首先要有求真的精神,因为“科学探索就是个求真的过程”,其次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不要怕脏活和累活”“文章写出来之后要多给人看、要愿意去分享”。他认为科研创新离不开交流共享,只有在不断交流中,才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厚积薄发、精进不休,扎实地打好基础才能有卓越的表现。吕怀立老师特别强调了基础知识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创新的前提是打好基础”。对于教师而言,科研上的日积月累有利于教学相长。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同时,做科研还要经受得住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比如需要长时间处理数据、编写代码、撰写报告等。所以搞科研不仅是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虽然面对着众多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工作,吕怀立老师仍然尽量做到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写作。最近,他正在写一本关于价值投资的新书,“写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梳理并审视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你需要明确写书的目的,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然后搭建框架,筛选内容,并按照计划的时间表写作。”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大道明德,学用济世”是上海大学的大学精神。谈及对青年人的寄语,吕怀立老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希望大家在学校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绽放出最美的风采。”

这位教授说,“来到上海大学,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