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样更潮流的工业遗产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更多样更潮流的工业遗产
据“东郊记忆·红光云”数字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园区共接待游客超79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其中,单日最高人次超13万人。另外,全园区实现消费总额达4187万元,日均消费总额598万元,较平时增长169%。
东郊记忆不是个例——从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到圈粉无数年轻人的新地标;从钢花飞溅、铁水涌动的重型炼钢厂,到游人众多的城市新空间;从机器轰鸣、窑火熊熊的老瓷厂,到现代新潮的文化创意街区……近年来,北京798艺术区、鞍钢、哈药六厂等越来越多工业遗产实现从“锈厂”到“秀场”的华丽转身,通过多样化、潮流化的新业态,转型成为新的文化空间,备受年轻群体的关注与追捧。
每一处工业遗产,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的天空”,存在的物、行动的人、发生的事,都赋予了不同工业遗产独特的印记。如果说故乡承载的是游子的乡愁,那么工业遗产便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的“乡愁”和记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苏斌认为,工业遗产是新型文化遗产,其丰富的价值亟待得到广泛认可。“我们期待凝聚各方力量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在留住美好记忆、涵养文化内蕴的同时,助力创意产业发展,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多重价值当工业遗产和创新精神融合
在东郊记忆园区的成都舞台旁,一面颇具年代感的红墙上赫然写着“成都”二字,十分抢眼,这是许多游客来到成都后争先合影的地方。国庆期间,想与这面“成都墙”合拍一张照片,需要排队接近30分钟。在排队的队伍里,有拖着行李箱前来的潮流男女,也有打扮时髦的中年人,甚至还有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
行走在东郊记忆,抬头是巨大的工业烟囱、动力管廊架和水塔等工业遗产,周围是潮牌快闪店、面包咖啡馆、电子产品店,厚重工业风与前卫潮流风相互交织,传统与时尚奏响奇妙乐章。20世纪50年代,东郊记忆所在地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支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试制出中国首支彩色显像管。本世纪初,随着成都东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红光厂旧址作为工业遗址“东郊记忆”被完整保留。
2009年,成都传媒集团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本着“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理念,将厂区旧址建设改造为文化产业园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并于2011年9月正式开园。2019年,这里挂牌“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成为大家口中的“东郊记忆”。两年后,基于2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产空间载体,东郊记忆正式开启了园区提档升级,引进新业态、营造新场景,注入新灵魂。此后,工业遗产和烟火生活在这片土地融合,老厂房也成了世界认识成都的新窗口。截至今年10月7日,东郊记忆入园游客已超1300万人次,入驻商企达275家,举办各类国际性品牌文化活动超851场次。谈起东郊记忆,有不少网友打趣道:“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潮’到风湿的地方。”东郊记忆运营方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罗邴文表示,东郊记忆以新国潮、原创力、青年+的发展思路活化了业态,当前园区已呈现出音乐演艺驱动、数字赋能产业、跨界发展、青年聚集的特征。目前东郊记忆入驻商企、主理人潮牌超过270家,其中有多个国内“首店”,构建了丰富的特色场景、互动体验的全新消费生态,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将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保留下来,不仅能传承火红的时代记忆和奋斗精神,还能在保护利用中,挖掘出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还记得在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惊艳世界的两个高难度动作吗?当时,同样惊艳世界的,还有以首钢发电厂的冷却塔作为赛事景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巨型冷却塔下,世界首个永久保留使用的滑雪大跳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夺冠时刻。
大跳台所在的北京首钢园,是一座始建于1919年的老工业基地。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之一,首钢留下了大量工业遗产。近年来,首钢园区的改造和利用工作尊重工业遗产原有的风貌,分区施策,走出一条具有“首钢特色”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之路。“比如,我们将曾经存放炼铁原料的筒仓、料仓改造为冬奥组委办公区,内设冬奥主运行中心和交通指挥中心,成为冬奥‘大脑’;将精煤车间等大型厂房改建成短道、花滑、冰壶、冰球‘四块冰’,成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北京首钢建设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首钢园的炼钢炉、废旧厂房、煤仓、料仓等工业遗产经过改造,已然变身成赛博朋克风的文化产业园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转型改造的步履仍然未停。今年,首钢园区四高炉启动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在9月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新亮相,续写着这片厂区全新的故事。
多元业态当“工业遗产+”和当代生活融合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工业“老面孔”如何抵御时光的锈蚀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沉睡”的工业遗产又何以重新焕发生机,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以“工业遗产+”的方式,深度开发自身特色,打造特色新业态,成为现代化文化新景观。
有的工业遗产成了博物馆。位于昆明的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就是国营第二九八厂旧址内,一座原生产洞库改建而成。馆内收藏有中国第一座光学玻璃熔炼炉、第一台对空测距机、光学加工设备等。国营第二九八厂是中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也是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和故乡,工厂旧址入选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有的工业遗产用文化创意搭建起走进当代生活的桥梁,在老厂区开出了绚烂的产业之花。在距离成都1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东北四环外,藏着著名的北京798艺术区。6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电子元件生产基地国营798厂。如今各类艺术展览、街头表演、音乐会、话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令人应接不暇,成为中国重要的艺术产业园区之一。而最新的消息是,798艺术区和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实现合并运营,将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艺术创意产业集群,入驻机构达600余家,涵盖艺术、设计、影视戏剧、文化传媒等多元文化及周边业态。
有的工业遗产以人工智能、5G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发展为契机,用新技术赋能工业遗产激活与转型。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百余年来,鞍钢形成了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积淀。2014年,鞍钢集团博物馆建成,完整地记录下鞍钢历史的变迁,展示着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文化价值。据鞍钢集团博物馆馆长车千里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鞍钢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应用投屏、VR体验、球幕投影、数字沙盘、虚拟漫游等高科技手段,增强观众的体验感。而在首钢园,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将XR技术与工业遗产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太空探索主题科幻综合体,应用5G、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具有未来感的太空星舰主题场景,让游客直呼“太酷了!”
实际上,对于工业遗产而言,保护不是唯一,发展才是重心。让工业遗产活起来,通过它们,讲好工业故事,感受工业文明,弘扬工业精神,这才是保护工业遗产的主要目的。工业遗产寄托着几代人的情怀,记录着中国建设工业文明的创业、创新历史进程,未来,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还能做些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熊海峰认为,关键在于做好“双轮驱动”。“一方面是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创新思维、路径与政策,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在立项、规划、改建、消防、资金、审批等方面给予创新支持。另一方面是园区运营主体强化策划和运营能力,围绕目标市场的特色需求,明确功能定位,推动差异化、品质化、创新化发展,特别是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内容、场景与业态,打造充满创意、独具魅力的新型文化空间,让工业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