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国地质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资助
转自:九派新闻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发布2022年度立项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清单,由中国地质大学的王绍强教授主持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获得资助。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获得该类型项目资助,这将有力推动中国地质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王绍强教授在大别山开展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
该项目将在亚热带常绿林台站(广东鼎湖山站、江西千烟洲站和湖北大别山站)开展植被叶绿素荧光(SIF)和大气痕量气体羰基硫通量(COS)、CO2通量的协同观测,应用多种建模方法,研发新一代植被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模型。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探讨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叶绿素荧光与电子传递速率(J)的关联机制,构建以SIF-J的非线性响应关系为核心的光反应模块;利用COS通量代替传统生态过程模型光合模块的CO2浓度梯度,直接模拟气孔导度和暗反应中的羧化速率(Vcmax),发展植被碳循环过程模拟的新方法;通过解析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耦合过程,研发SIF和COS通量驱动的新一代气孔导度和植被蒸腾模型。项目中,以植被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是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关键特性,也是双碳目标下精准核算碳汇能力的关键理论依据。目前,传统植被光合作用模型缺乏对光反应中电子传递过程和最大羧化速率的精确刻画,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羧化速率的经验性表达限制了叶片光合作用的精准模拟。因此,发展光反应、碳反应、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的新一代耦合模型,对预测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以及将陆面模式和大气模式耦合有着关键的作用。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2020年设立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类型,分为专家推荐类和指南引导类。项目旨在资助科研人员提出原创学术思想、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揭示新规律等,培育或产出从无到有的引领性原创成果,解决科学难题、引领研究方向或开拓研究领域,深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