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民创新工作室:敬业奉献 劳模引领 守护万家灯火

2023-12-07 17:10:11 - 乌鲁木齐晚报

12月6日,在220千伏龙节柴窝堡西风电汇集站,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技术员黄新民和同事正在进行新间隔投运保护换型工作。

到了晚上,他和同事们在“黄新民创新工作室”一起“头脑风暴”,研究图纸,通过小发明、小创造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如今,在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黄新民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的开展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

该工作室成立12年来,共孵化87个创新课题,培养了40多名“能工巧匠”及专家骨干,用信念、实干、进取诠释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担当作为中解锁着创新发展的“成长密码”。

黄新民创新工作室:敬业奉献 劳模引领 守护万家灯火

黄新民(中)带领青年员工一起进行技术攻关。(王晋魁)

“工作室”就是“孵化器”

一名劳模,就是一粒种子;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孵化器。作为“黄新民创新工作室”的担纲领衔人,“用心用情守护万家灯火”是黄新民始终不变的信念。

黄新民,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北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运检班的一名技术员,从1996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继电保护工作。

继电保护,相当于大电网的保险丝,关系到电网的整体运行安全。这项工作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而且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了尽快提升工作能力,最初几年,黄新民每天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将白天跟随师傅在现场实践时所学的内容记录下来,工作结束后反复揣摩,然后加以消化。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头,他很快熟练掌握了继电保护操作技能,逐渐成为继电保护方面的骨干,并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继电保护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个人一等奖。

精湛的技艺,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在继电保护一线,黄新民一干就是27年。

为了将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2011年,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以黄新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并获得自治区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称号。

而黄新民则在“创新工作室”,培养和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爱岗敬业、专业专注、勇于创新,只为“守护万家灯火”这个共同的初心和信念。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多年来,黄新民带着他的创新工作室先后负责30余座老旧变电站改造、新建变电站的验收,参与中国—亚欧博览会、全国冬运会等重大保电任务100余项,他自己则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网工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一系列荣誉。

荣誉很多,但黄新民立足岗位、实干苦干的想法从未改变过。

多年来,黄新民扎根一线,秉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工作理念,累计发现10余项保护原理和程序不完备问题,纠正150余项二次回路设计缺陷,消除360余项设备重大隐患及现场疑难杂症。他还参与了新疆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多个第一次:第一座750千伏变电站验收、第一座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第一座无人值守变电站改造、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程序化操作试点……

“只要有黄师傅在,大家心里就很踏实。”有同事这样说,黄新民凭借着对专业技能的专心专注、对现场工作的精益求精,成为新疆电网继电保护的“定海神针”。

“发现问题就是成果,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优秀的种子只有在适宜的沃土中才能更茁壮地成长。”“黄新民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的沃土。

创新工作室秉承“发现问题就是成果,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理念,实施“创新+实训”,强化“聚焦前沿科技,解决现场难题,培养复合人才,保障电网安全”四大功能,组建了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电气试验、变电运维(监控)、变电一次检修五大精英创新团队,以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团队为核心,引领职工创新创效,力争在重点研发领域取得更多“零的突破”,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完成重大创新课题87项,获得国家专利73项,连续两年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央企熠星大赛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国际ICQCC成果金奖等荣誉。

“一线职工是智慧的‘富矿区’,也是企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既熟悉继电保护操作技能,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黄新民表示,他想通过创新工作室多带一些徒弟,让更多人成为创新能手。

为此,黄新民工作室创新“两带三更”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人才培养“1234工程”,大力建设“三大营”培训梯队,制定青工“十年成才路线图”,搭建技能提升多元平台。通过“劳模讲堂”传技能、差异培训提素质、比武练兵强技能,为企业打造“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端人才队伍。(通讯员王晋魁、孙雪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