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上都没有的字 曾出现在母城这个地名中

2024-03-07 05:35:08 - 上游新闻

□郑中天

清代后期重庆手绘的地图上,南纪门附近的街巷中有马蹄街的街名,却没有坎井街的街名,但地图上标注了一口水井的位置,手写的井名在“坎”字上还加了一个“穴”头,可见这地方是先有水井后有街道。清代文人都使用《康熙字典》,细查字典里带“穴”偏旁的字,里面并没有收录“坎”字。既然清代的官方地图重视这口井,还把井口的位置标注在地图上,为什么在给井取名的时候,使用了一个字典里都查不到的字,这颇让人感到意外。那时的地图上还没有中兴路,今天的坎井街、韩家大巷、韩家小巷、厚慈街,都属于清代重庆府总兵韩成的地盘,纳入韩府大堂花园的范畴。

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韩府为解决饮水问题,于是挖了口1.2米深的浅井,为解决蓄水问题,韩府的石匠在井壁岩石的内侧凿了一段洞穴,并在井底的石头上凿了一个深0.3米、直径0.5米的锅状型水凼,井口上放根1米长的水瓢,方便挑水工舀水。如此一来,修好的水井,有一半的空间被上面的岩石盖住,形成一段穴。在重庆方言里,盖和Kang词意相同,居家过日子,和锅、碗、盆、瓢打交道,常能听到“快把锅盖Kang起”这句话。韩府不知是哪位高人,望着石凼内清凉的泉水触景生情,便给这口井取了个Kang井名,这井名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水井的地貌特征。为了扩大井的知名度,韩府利用政治影响力,把这个由韩府造出来的生字,标注在清代手绘的重庆地图上。

辛亥革命后韩府没落,韩府花园的地盘逐渐被本地和外来移民蚕食,房屋越修越多形成街巷,就连韩府也被拆除修成了能通汽车的中兴路。Kang井街的街名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住家房门上统一钉上了Kang井街的门碑。

到了民国时期,重庆的地图使用活字版印制,由于Kang字没有被字库收录,制版时找不到坎字头上带“穴”的铅字,编制地图的责任人于是弃用了Kang字,把地图上的街名改成了坎井街。地图上的街名虽然改了,但门牌上的街名和号码却一直没换,居民写信通邮仍然用Kang字。

1949年后,带穴头的街道名牌被一直沿用下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从门上被摘下,换上坎井街的名牌。为Kang井取名的人早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发明的这个字,在街道的门牌上使用了几十年,由于该字没被录入国家规定的字库,Kang字最终遭到弃用。

坎井街全长约300米,街道左下方连接马蹄街,左上方连接维新街。自从韩府没落,坎井的上下形成街道,这口井就成了公用水井。听老一代人讲,由于井的出水量不够大,每小时只能供十多担水桶装水,来井里挑水需要排队,满街水桶盛况空前。抗战时期坎井街上修了自来水站,自来水比井水卫生,居民都到水站去挑水,此时的Kang井成了路边的摆设。如今,Kang井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了,原坎井街路口的位置上,指示牌换成了维新巷。

上初中时读鲁迅先生的《祥林嫂》,老师讲到祥林嫂捐门槛时说,“槛”和“坎”读音相同,词意相近,正确的读音是“Kan”,坎井街上读过书的崽儿都知道。但在这条街上居住过的数千家庭中,从小孩到大人都把“坎”念成“Kang”,这既是历史,也是习惯,在他们记忆深处,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街道读音已根深蒂固,门牌上的街名有无穴头无所谓,但读音再也改不过来。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