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银行个贷不良处置的思考

2024-03-07 12:23:11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中小银行的个贷处置不应保持原有的单一处置模式,积极学习市场上的经验,实现多元化处置将是唯一的出路。

作者丨济宁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权志辉

个贷将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2023年个贷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年初的个贷批转试点扩容,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本次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截止至2024年1月12日,银登中心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情况显示,已有65家城商行及分支机构、110家农村中小银行、23家消费金融公司、4家汽车金融公司、10家金融租赁公司、6家信托公司、56家地方AMC已开立账户。然而这仅仅是国内金融机构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中小银行、消金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未能进入市场,仍处于观望之中。

与此同时,2023年无论是信用卡发卡量和交易量的双降,还是消费金融不良率的抬头,都预示:个贷市场将逐步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这些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助贷的兴起,加速了个贷市场的发展,但三年疫情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趋缓,将原来通过业务增量而掩盖的个贷不良逐步显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参与线上放贷的金融机构的月增个贷不良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万乃至数亿,以至于部分中小银行的个贷不良规模已经与对公不良的规模并驾齐驱,甚至超过。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忽视的个贷不良处置将摆在大多数银行领导的面前,从存量中获取利润,从不良中实现利润的增量将是无奈与现实的选择。

电催、调解之后,仲裁将崛起

由于受合规的约束,以及原借款合同对于管辖的约定,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在个贷不良处置中能够采用的方式较少,主要是电催和诉讼,农商行在个人贷款处置中增加了客户经理的地催模式,但是对于参与线上助贷和网络放款的则依然只有电催和诉讼两种模式。随着这些年电催的合规趋严,电催的效果在较长账龄的个贷不良中较差。被金融机构引以为重的诉讼则因案件数量巨大而超出了约定管辖法院的承受能力而导致诉讼困难,很多地区对于信用卡和个贷案件甚至于直接不予受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良贷款重要的税前核销因无执行终本裁定而无法实现,同样大多是中小银行因不在个贷批转试点范围内而无法走转让途径实现税前核销,导致金融机构大量资金堆积之中,无法实现流转收益。

目前个贷不良市场的处置模式也可谓多种多样,电催作为金融机构不良的主要处置方式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大浪淘沙,目前无序发展已被遏制,电催行业已然成熟。调解作为新兴的处置模式,逐步开始被金融机构所接受和采用。诉讼执行作为最后的手段虽然受到受案量的限制,但仍然是重要的手段。个贷案件仲裁路径随着仲裁机构的优化而降低了处置成本,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可助力司法解决个贷处置难题。目前执行中北上广深杭法院的执行试点及创新,有利于解决个贷执行难题。

必须走多元化处置路径

中小银行的个贷不良处置正如前文所述,受合规及管辖约定的影响,实际上可采用的处置方式并不多。中小银行在个贷处置中不仅仅是希望实现清收回款,更多的是希望能走完司法流程,实现税前核销,解放被挤占的资金。如何将清收回款和走完司法流程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小银行的利益是我们应当探讨和学习的,学习北上广深杭金融机构在个贷处置上的尝试与创新,复制适合中小银行各自情况的经验成为重中之重。

中小银行的个贷处置不应保持原有的单一处置模式,积极学习市场上的经验,实现多元化处置将是唯一的出路。所谓多元化处置即将尽调、电催、调解、诉讼、仲裁、执行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引进综合性处置机构或有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在金融机构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处置机构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分工协作。

通过对个贷不良系统化的管理,对各债务人进行尽调分类,形成一类一策,按类进行处置,在属地化司法机构的支持下,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到最有可能实现回款的类别之中,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大性价比,同时也通过依法合规的诉源治理,在大幅提高金融机构清收回款的同时,降低诉讼量和缓解债务矛盾。多元化处置的运用,将避免单一化处置的弊端,在合规的基础上实现最大限度的资金回收和有效的税前核销,同时也为后续个贷批转的全面放开做好准备,最终将部分个贷债权及时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进行转让,实现利润,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压力。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2024年个贷不良的压力将逐步体现,合理规划,学习市场经验,引进有效的处置方式,首先进行尝试,将会是最先产生效益的机构。最高院关于网络借款的司法解释今年预计将最终落地,借款合同中管辖条款的进一步调整,分散诉讼、调解可能将是丰富多元化处置的一个途径。这些变化的产生对于中小银行是机遇,也是挑战,更快的规划、尝试才能在市场变化中领先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