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2024-05-07 18:31:04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

项目设计之初,

带着一项认知:乡村,是乡村人的乡村,

也是城市人的乡村。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由甪端建筑事务所与上海名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荣获第四届Pro+Award普罗奖银奖,是集居民服务、非遗文化保护、乡村创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触媒项目。

坐落于“上海民间文艺之乡”叶榭镇的兴达村,生活圈、文化圈与产业圈的建设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城市资源。

而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不仅是推动乡村服务均等化的手段,更是带动兴达村文化复兴、产业发展、成为上海城乡融合又一触媒点的重要机遇。

生活、文化、产业凝聚于小小的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发散出的,是对乡村生活与发展的关心。

我们希望,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使村民活动中心融合进兴达村的乡村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打造更多让居民感到亲切、可以承载丰富社区生活的公共空间。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位于三十三亩生态林地旁,依傍在顷顷绿色稻田边。在有限的用地范围中,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面积,在场地南侧与北侧生成主要建筑体量,同时开放首层空间,提升建筑的公共性与可达性。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为呼应周边民居形式,屋顶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折面坡屋顶,变异的坡屋顶,开辟出中庭空间,让更多交流的在中庭中发生。

中庭的东西侧加入连廊,承担垂直的交通功能并连结南北空间。

建筑语言运用江南水乡传统元素,黛色坡屋顶、青灰色墙面,质朴的材质纹理......建筑外观讲求在地性,传统中兼具现代创意。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建筑设置了外部楼梯,将场地中央的中庭直接开放给一层地面,建筑的公共性在亲切的姿态中流露。底层设置了一层长面橱窗,开窗方式富有韵律感,长窗与转角窗使室内空间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将建筑内部的公共活动场景向外展示。

稻田之景透过窗户渗透进内部空间,与居民的活动融为一体,建筑内外的界限由此被模糊。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03多元功能,打造乡村名片

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不仅仅是服务于村民生活的场所,更是容纳城市与乡村共鸣的众乐园。多元化功能的植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建筑一层设置了软糕文化体验工坊,主要容纳米糕制作、展卖和咖啡书吧的活动,我们设置的米糕展卖区,以及米糕生产工坊,可供8名当地居民在这里工作、制作米糕;在咖啡书吧区,除了咖啡,还供应以松江大米为原料的特色米饮,提供给居民休闲。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建筑的二层是文化教室,有可容纳10人的布艺传统文化体验区和可容纳72人的米糕传统文化体验区。手作与学习结合的文化体验,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也为兴达村创造了更多文化场景。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乡村创业企划点布置在建筑三层,包括了乡创办公空间和交往露台。

文化和文化产业创业在同一栋建筑实现,集约化的空间设置为兴达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小而精的产业锚点。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04产业价值,带动区域发展

国潮文化的繁荣与互联网的发展为乡村非遗带来了巨大机遇,叶榭米糕和叶榭筘布是亲民性高、受众面广、有市场需求的传统工艺项目。

米糕工坊、筘布教室、众创空间的功能策划,出发点是为居民居家就业的机会,扩大收入来源。

文化产业发展日益蓬勃的今天,叶榭米糕和筘布两样非遗产品的生产能够带起一批乡村剩余劳动力,其产品文化的价值深度挖掘、产业空间的发展提升更待有知识有想法的年轻人参与和挖掘。

此外,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是兴达村周边一系列建设的一部分,其他项目还包括八十八亩田非遗工坊与民宿、大米文化体验馆、稻香森林等。这一系列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兴达村的环境,也为兴达村乡村建设植入了新业态。

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目标不仅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也需要间接为周围多样的活动提供综合性的辅助空间,达到服务居民、整合空间、联动文旅产业资源的作用。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非遗在乡村——兴达村村民活动中心:稻田上的众乐园

05结语

文化复兴的今天,

我国相关非遗保护政策不断出台、

路径也在不断被探索。

非遗工坊既是振兴乡村的新举措,

也是保护乡村非遗的好办法,

它是深入乡村的毛细血管,

联系着最基层的农户、

守护着乡土中国的根脉,

是为乡村文化明珠带来活态传承与生命力延续的有力方法。

以兴达村为据点,

我们抛出一个联接与共享的愿望,

我们汇入到城乡融合的河流中去,

遇见人民更美好的生活。

(以上文字和图纸来自于上海甪端建筑事务所;图纸绘制:覃康、杨书涵;文字撰写:刘文静、张湘苹;以上实景照片拍摄:俞哲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