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24-06-07 07:00:18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评李春雷报告文学《青春的方向》

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张子影

对于报告文学写作而言,在较短时间内捕捉到一个有意义的选题,并以敏锐的洞察力、超强度的体力完成采访和写作,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勇气和魄力。李春雷长篇报告文学《青春的方向》(花山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以纪实文学的手法、饱含深情的文字,全面回顾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边疆、战胜困难的心路历程,生动描述了他们坚定执着、矢志奉献的感人故事。

一个优秀的开场并不是只有敲锣打鼓的喧闹,有时不动声色地带入,更令读者倾心。这不是一个洪钟大吕的故事,却需要费一番思量。不管即将出场的人物从个体到群体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有一点是必须正视的:主人公群体在故事的发端只有二十岁左右,他们在到新疆之前的生活经历是相似的,在学校的成长环境、求学过程也是相似的,到新疆后工作半径、行动目标、工作任务、使命也高度一致,这使得作者在选材中面临一个困境——选择的人物越多,同质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此一来,考量的不仅是作者的写作经验,还有作者的洞察力。

作品开篇就提供了多个人物的多个细节。作者首先捕捉一些点睛的、有标志性的细节,提亮人物形象。比如写到侯朝茹这个人物,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个侧面来反映她工作的不易。做了母亲的侯朝茹,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周末和晚上又要在班里辅导学生,她便把孩子带到教室,在地上画个圈,让儿子坐在圈里。这一细节写出了事业女性在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所要面临的艰辛。作者没有进行过多渲染,描述完就放下了,但举重若轻的表达却直抵心灵。

体育老师王建超来了,她被纪录片中新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吸引而来。一到学校她就迫不及待想看看校长口中的“有塑胶跑道”的体育馆,然而她只看到了漫天黄沙的土操场和一个破旧的篮球架。作者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做出了特定的表达,这是其处理人物特征高妙的地方。

这是一群普通的年轻人,可能合上书本后这些人的名字我们都记不住,但是在祖国边疆,他们默默地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因为他们的付出,改变了众多孩子的人生和命运,这些都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展现出来。

在处理这些细节时,作者没有对某个人物或者某一段情感进行过多评论,而是用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散文化的笔法,展现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使得全书呈现出明朗舒展的意味。叙述简洁明了,结构清晰明确,符合当下青年的阅读习惯。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该书映照了当代青年的精神信仰,回应了社会关切,彰显了时代精神,唱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