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2024-06-07 09:40: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吉林网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无论是在祖国西南寻找生命之水,还是在沪昆高铁施工隧道探测诱灾水体分布区域,或是当前围绕地球物理传感技术进行的关键技术攻关……

近日,中国吉林网记者走进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与易晓峰副教授进行了深入对话。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当谈起项目与课题时,易晓峰频繁提及“国家所需”“科研报国”,这也是他在2008年加入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后便刻在心头的使命,更是吉林大学师生一代代传承着的使命。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科研报国是起点,是初心。

以时间为轴,易晓峰讲述了加入林君院士团队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填补国内空白的点滴故事。

“长期以来,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一直被国外垄断,高端设备国产化和技术超越已刻不容缓。”刚刚加入林君院士团队,易晓峰便参与了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器的研发工作,这也是当时正在研制的国内第一台核磁共振找水仪,“刚开始读硕士对科学研究还很懵懂,不太知道国内第一台意味着什么,直到后来,才深刻体会到了背后的巨大意义。”

2010年初,西南五省遭遇重大旱情,团队当时正在承担“核磁共振找水仪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作为科技部的重大项目攻关团队,在林君的主动请缨下,团队奉命前往云南省寻找“生命之水”。抵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立即投入工作,认认真真记录测点,设计测量方案,做好每一次探测,记录好每一组数据,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老乡们找到水源,帮他们渡过难关。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当得知团队是科技部派来的抗旱找水小组,要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帮忙找寻地下水时,老乡们开始放下手里的农活从家里走了出来,帮助团队抬装备上山,装着热乎乎的腊肉炒饭送到野外工作现场……当时的每个热气腾腾的画面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易晓峰心底,那时他想,科研虽然枯燥,但却有温度。

那一年林君快60岁了,还像年轻人一样拉着几十斤的电缆翻山下沟,在住处跟着团队一起处理数据到深夜。林君常常和团队成员说“结果出来了我才放心”,这个放心是希望团队研发的仪器装备能找到水源,这个放心是不能辜负国家和百姓的期望。在易晓峰心中,这就是科研报国的具像表现。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一个多月中,团队3个探测组累计找到水源地15个,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用水提供了保障。团队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也打破了当时国际上只有国外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的垄断,成为国内第一台地下水直接探测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2011年项目组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科研报国是方向,是生活中的点滴。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林君常说,“我们研究的一定要真正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他的反复强调聚焦国家所需,也成为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

“我们刚刚完成了与城市地下空间有关的电磁探测项目。”林君院士团队成员、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博二学生严复雪有些自豪,在她心中能够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国家解决难题,就是她实现科研报国梦想的通道。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这台仪器主要是对浅地表进行基本结构探测,充分挖掘地下0-20米的应用,像地铁建设、人行通道等。”严复雪介绍,当前,由于多种原因城市开始向地下扩张,为了进行高效安全的地下空间开发,准确的先探工作是重要保障,团队研发探测仪器也是基于未来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其实科研并不遥远,它就溶解在生活点滴中,我也会一直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

一路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吉林大学林君院士科研团队探索“地下世界”

类似的科研故事在林君老师的团队中还有很多: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已经整装待发准备送入太空;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刚刚完成冰面探测从南极回到祖国;部分老师和同学现在正在祖国各个艰险山区开展野外工作……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句话:只有把研制的仪器系统用于实际解决国家急需,才算是真正的研究成果,才对得起国家的培养。

科研报国像是一颗火种,一代代传承,温澜潮生。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越明

摄影郭亮

摄像王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