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县委书记:扛稳扛牢产粮大县责任

2024-06-07 12:36:26 - 自然资源部

转自:自然资源部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再次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是严守耕地红线的战略之举。耕地保护责任落地过程中,市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中“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市县党政一把手谈耕保”专栏,邀请市县党政“一把手”讲经验、谈体会,推动耕地保护底气更足、措施更硬,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扛稳扛牢产粮大县责任

王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扛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昌乐县耕地面积79.5万亩,超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目标;增加耕地2.3万亩,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以“责”为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昌乐县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耕地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级目标责任,严格管理考核,从严追责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守耕地红线。

一是夯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我们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地块落图分解至镇(街、区),严格执行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要求,以刚性约束强化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倒逼镇(街、区)党委、政府从严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二是夯实部门共同责任。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的实施意见》,理清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林业、财政等部门责任链条,持续加大自然资源、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部门协作配合力度,共同扛牢耕地保护监督管理责任。2023年,全县累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4次,督促整改违法占用耕地190亩。

三是夯实基层直接责任。依据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镇(街、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本村(社区)范围内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乱占耕地行为的制止、报告和整改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以“防”为先,引导依法依规用地

一是抓好源头防控。昌乐县出台《关于按时报送自然资源执法监管零报告、周报告、月报告情况的通知》,规范基层动态巡查、登记制度,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以实施田长制为着力点,全面推行《动工动土服务提醒制》,及时对村级申报的动土地块现场核实属性,为群众合法用地提供便利;创新推行县、镇、村、农户“四位一体”耕地后期管护模式,建立补充耕地地块“户籍”,推动耕地管护更加精准高效。

二是加强执法监督。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耕地保护先进经验,公开曝光涉耕地违法典型案例,让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推动各镇(街、区)将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工作纳入村(社区)考核,健全自然资源执法监管体系,做好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2023年,全县149亩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已在当年度全部清零。

三是强化用地保障。我们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先后编制完成唐家店子村、圈子村、都昌村等36个村庄规划,真正做到规划能用、管用、实用、好用;探索推行“村企联合”模式,破解城镇开发边界外办理用地手续瓶颈,引导相关业主积极办理土地手续,合法使用土地,最大程度实现村企共赢。

以“治”为要,加快推进耕地恢复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昌乐县充分运用“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科学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对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恢复属性地类落实“一张图”分类管控,以规划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借助“昌乐县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制作整改图斑“一张图”,将林地设定为绿色图斑、耕地设定为红色图斑,镇(街、区)照图整改,快速直观判定哪些图斑不能动、哪些图斑必须清,全县调出的1.48万亩耕地全部完成整治恢复。

三是补划优化永久基本农田。我们严格按照“便于长期稳定耕种”的原则,坚持“好地划进来、差地划出去”,形成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成方”布局。2023年,全县共补划优质永久基本农田9831亩。

四是推动耕地与林地互换。科学处理耕地和林地的关系,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地势地利、森林生态等因素,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引导林果地上山、平原地复耕。

以“用”为本,着力提升土地质效

一是做活土地文章。昌乐县挖掘耕地后备资源,2023年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830亩,留足短期内非农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空间,有效保障经济发展建设需求。全县将耕地恢复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依托村集体和合作社,整合恢复耕种的零碎地块,实现“小田并大田”,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农民亩均增收300~400元,村集体每流转1亩土地能收益100~200元,充分调动了农民恢复耕地和种粮的积极性。

二是力促粮食增产丰收。昌乐县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大领域,突出水源工程及旱浇涝排,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高标准农田面积达62.2万亩,占耕地面积超过80%;实施特色强农行动,紧扣农时开展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农技指导等全流程服务,举办稳粮保供、粮油单产提升等专题培训班,助力农业综合产能提升;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节能、适宜的新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实现耕地、播种、收割全面机械化。

三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抓好昌乐西瓜、火山小米、贝贝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举办西瓜节、南瓜节等活动,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农旅融合等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昌乐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继续扛牢责任、心存敬畏,拧紧耕地保护责任链条,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全县耕地保护工作持续向好。

(作者系山东省昌乐县委书记)

文字编辑:刘倩

新媒体编辑:陈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