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映金辉②丨从神树到玉琮,看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

2024-06-07 12:17:35 - 四川在线

转自:潮新闻

在6月5日下午举办的“玉映金辉”良渚·三星堆文化交流活动中,与会专家围绕良渚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馆的两大镇馆之宝“玉琮”和“青铜神树”展开了一场“灵魂”对话。

玉映金辉②丨从神树到玉琮,看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

玉琮和神树,在古代良渚人和古蜀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玉映金辉②丨从神树到玉琮,看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亚蓉说:“神树应该说是古蜀人心目中一个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登天之梯。在三星堆遗址中,已经出土的大大小小的可以辨识的神树至少有8棵,而且这种神树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出现在了其他的器物上。比如说那些神兽,它们的身体上有神树的符号;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出土的玉琮,在它对应的两面都线刻有神树纹样,而且还是各有特点的两棵神树符号,都说明三星堆人一种对神树的崇拜,它是三星堆遗址在祭祀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崇拜的对象,同时也是三星堆人作为人神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这种符号我觉得也反映了三星堆人对于天地自然、对于宇宙的一种认识,一种体现。”

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觉得,神树和琮其实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琮本身就是良渚先民沟通天地的一种法器,现代考古研究也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琮反映了良渚先民的宇宙观,上大下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

良渚玉琮中间是一个空洞,现在很多的考古专家认为那个洞就是一个旋转的神树,也叫作中轴,人就是通过旋转的中轴和天进行沟通的。从这个象征意义来说,神树和琮是一致的。

马东峰还表示,良渚时期比较大的玉琮上面还刻有神鸟,三星堆的神树上面也有神鸟,“这些东西都有共同性——良渚时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比较明确的一个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同时创造了一件可以和天地神灵沟通的一件器物,我们叫琮;然后到三星堆时期,则是通过神树来沟通的,而且两个地区还有对鸟的崇拜,鸟是人和神沟通的、一个天地神人沟通的一个实质。”

三星堆最开始的一醒惊天下,再到这两年的再醒惊天下,有人因为它奇特的造型而觉得它是天外来物。当我们把它放在中华文明的浩瀚之书中,一起翻阅,就会发现,三星堆绝不是横空出世,它在中华文明中自有来处。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亚蓉说,1986年两个大型的祭祀坑被发现,出土的时候看到这么多面具、人头像这一类从来没见过器物,大家都觉得完全是天外来客。但是随着这几十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和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三星堆并不是天外来客,而是跟我们中华文明各个区域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的联系。从三星堆现在出土的器物类型来说,70%以上应该都能找到相似的。包括三星堆的陶器、玉器,绝大多数的器型,都能够在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找到出处。比如三星堆的玉璋,受河南二里头文化和陕西石峁文化的影响;还有我们的玉戈在殷墟也有,在江西新干大洋洲也有;有领玉璧与安阳殷墟、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再加上三星堆的铜器,大量的有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特色的尊、罍的出现,其实都能够反映出三星堆文化的采纳和创新。“很多人觉得三星堆的人头像面具很独特,但是其实包括在良渚文化,他的神人、神徽中,其实已经有了这种神面的图像化的一个表现。在(石家河)后石家河文化里的玉神人也是大量的出现,只不过在三星堆它可能有了一些新的创新,它用青铜的这样一个材质来把他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像用青铜的把它铸造出来了。”

“玉映金辉”良渚·三星堆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共余杭区委宣传部指导,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主办,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潮朝新闻和川观新闻共同协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