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评点丨浦东教发院研究员胡根林:认可度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吗

2024-06-07 14:56:0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高考作文评点丨浦东教发院研究员胡根林:认可度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吗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于6月7日至9日举行。截至目前,首场语文科目考试已顺利结束。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上海高考作文评点丨浦东教发院研究员胡根林:认可度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吗

上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无疑又是一道既合乎人们期待,又出新出彩的好题目,它延续一贯以来的海派风格,简约、开放、包容、大气,贴近生活、贴近考生,思辨空间大,重视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践行“双新”课改理念上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其突出的特点是非常切近日常生活。作为高考这种高利害的常模考试,好作文题的第一要义是做到考生人人有话说。现实生活中,无论选商品购物、就业找工作、求学选专业,还是人际关系相处中人们信任关系的建立,认可度始终如影随形,甚至变成我们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一把重要的尺子。考生置身其中,对此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下职场上,还常常存在着一种认可度原理,人们总期望着能够获得他人的高度认可,它激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文化历史长河中,体现认可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商鞅变法之初,在城门外放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凡能将此一木头搬至另一指定地点者重赏,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有莽夫受不住利诱而搬了木头,结果得到了重赏,秦国人这才相信政府令出必行,商鞅也因此顺利推动了变法。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商鞅深谙民无信不立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民众对政府的认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能够变法成功的例子。治国如此,国际关系、人际关系,人对事物的信任态度的建立,莫不如此。

因此,总体上,这道作文题高度概括了社会生活中的涉及认可度的现象,以简驭繁,颇为精妙!

最重要的一点是思辨空间很大。认可度可以体现于外在价值,也可表现于内在价值。认可度的内涵值得深挖细分,可以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接受;第二层次,喜欢,第三层次,认同;第四层次,信赖并形成同理心;第五层次,信念坚定,形成精神同构。

这个题目的重要思辨点是,人们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这种态度或做法是否合理?认可度是不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大概有三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赞同。认可度意味着人们和事物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是社会构成形式的起点。不管社会生活真实的历史起源如何晦暗不明,但这把尺子有助于人们建立信任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另一个方向是不赞同。“认可度”不仅具有主观性,而且连接着原本就蕴含的一种价值判断,或者说在一定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中运行。这种价值判断对于认识事物、发现真理有害无利,只有从事实本身出发,遵循其客观规律,以事实判断作为基本依据,才能抵达真理的对岸。另外,认可度形成需要一个时间和互动过程,而且过程常常极为漫长,当人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或新人时,完全用常规的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容易造成误判,错过人才、大才,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或失去接触、理解新事物把握发展的良机。此外,“事物高下判定”的问题上,若用认可度去替代具体的判别标准,容易陷入“群体即正义”的错觉。认可度固然有初步的筛选能力,然而这种筛选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走样变质。比如,网络购物时,不乏有商家通过大量刷好评的方式营造商品认可度高的假象,更有甚者通过操控平台的点赞评论,将人们的认可度变成用来盈利的一串数据。电商平台购物如此,这种虚假评价更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认可度反而成为了一种误导,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还有一个方向是赞同,但有必要的补充。认可度可以成为人们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标准之一,但除了认可度之外,我们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自己的兴趣、需求、价值观等。重要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各种信息和选择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同时,在追求认可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始终保持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始终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和激情。

对于这个思辨点,考生在考场中用很短的时间审问之明辨之,论述得充分与否,是体现其思维水平高低的一道分水岭。

作者:胡根林(浦东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栏目主编:徐瑞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