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大洗牌”:知名老将扎堆离职,新生代或迎更多机遇

2024-06-07 21:26:33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拾盐士

近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人事“变动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近一个月时间已有超过300只产品公告基金经理变更,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达到163人,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值,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0%,较2022年同期增约70%。

其中,离职基金经理中不乏多位从业超十年的“老将”。

离职基金经理老将居多

“新生代”或迎来更多机遇

在此番离任的百余位基金经理中,亦有邢恭海、吴翰、姜锋、董山青等多位基金经理在离任多只产品的同时,也从所在基金公司离职。

从这几位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来看,除了邢恭海在原公司任职约7年外,其余人的任职时间均超过10年,任职时间较长的董山青更是在泰信基金工作近20年。一边是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大幅增加,一边是“老将”纷纷出走,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业年限较长、资历较深的基金经理确实很容易被其它基金公司“惦记上”,尤其是叠加较好的业绩表现,很容易就会被挖走。而且,也不排除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可能会选择出来自己“单干”。

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中,确实有一部分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不错业绩表现。例如6月4日宣告离任旗下所有产品,并从泰信基金离职的董山青,其在管的泰信行业精选2023年凭借对人工智能(AI)方向的配置,收获了逾35%的收益率,位居当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前十。6月4日公告称因个人申请离职,已于5月31日离任所有产品的姜锋,曾凭借其管理的建信健康民生基金在2022年跻身“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过十年、管理产品年化回报率10%以上)行列。

除董山青外,东方红基金王延飞也被猜测或将离职。6月1日,东方红睿玺三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增聘基金经理张锋。该基金新任基金经理张锋为东方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为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证券从业年限达24年。

从产品交接情况来看,“老将”们出走后,许多产品都交由“新生代”基金经理担纲。

例如,董山青原先在管的两只产品均增聘基金经理杨显进行管理。公开信息显示,杨显为首度管理公募基金产品。

从中信保诚基金离职的邢恭海,一口气离任8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其中5只都交由担任基金经理尚未满一年的吴秋君接管,吴秋君的管理规模也由此前的约15.95亿元骤增至129.82亿元。

姜锋离任的6只产品中,亦有半数交由“新生代”基金经理管理,建信健康民生、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由马牧青管理,建信锋睿优选由蒋严泽管理。

业绩压力?薪酬考量?

基金经理密集变动几大猜想

上述或将离职的基金经理中,部分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并不算很好。

以王延飞为例,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6月4日,他管理的3只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均告负,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后二分之一;3只基金近一年亏损均超10%,业绩表现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后二分之一;3只基金近两年业绩表现尚可,亏损均在12%以内,业绩表现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均在前二分之一。

此外,建信基金姜锋的业绩表现也不算太好。他于2023年2月28至2024年5月31日之间管理建信阿尔法一年持有混合,任职约一年亏损超10%;他于2022年6月21日至2024年5月31日管理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混合,任职近两年期间该基金A类份额亏损超16%。

此外,他有三只基金的管理时长超9年。其中,建信健康民生混合A任职10年,任职期间回报为374.80%,表现尚可;但其管理建信优势动力混合(LOF)11年,任职期间回报为107.20%,管理建信环保产业股票A9年,任职期间回报为-11.50%。

而姜锋的管理规模一直不算特别大,总管理规模常年低于50亿。今年一季度末,他的总管理规模为22.23亿元。

对此,一接近的北京某大型银行系公募的人士指出,“业绩压力可能是基金经理离职意愿提升的原因之一。近期的熊市下,公募基金的业绩压力很大。再加上市场风格有转换,一些曾经的绩优基金经理的投资模式未及时转变,就变成了绩差基金经理。在这种环境下,资深基金经理面临的压力也会很大,如果公司考核严格,可能会面临薪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机会,基金经理可能会想跳槽去考核相对宽松的基金公司。”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业绩欠佳可能会是推动基金经理做出主动离职决策的原因之一,但并不会是最主要的原因。“近几年,不少公募已经将业绩考核周期拉长,大型公募更是如此。很多公司会将5年期业绩重点纳入考核体系。熊市大概持续了三年,即使近三年业绩不佳,基金经理在长周期业绩考核期限内也依然还有翻身机会。”

该人士还补充说,“近两年,有几家公募收紧了投研考核的口子,业绩长期平庸且近两年业绩表现很差的基金经理,可能会被迫离职。但对于以前曾在市场上证明过自己的资深基金经理来说,短期几年的业绩不佳可能会让其压力倍增,但往往不会导致公司对其大幅降薪或劝说离职。这类基金经理如果离职,更大可能还是有了其他的去处。”

而且,上述被猜测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也存在绩优基金经理。

以招商基金的贾成东为例,从近两年的产品回报来看,贾成东的业绩表现整体排名靠前。据天天基金数据,截至6月4日,他管理的5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均超过1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5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过13%,在同类基金中均排名前5%;5只基金近两年收益均超11%,在同类基金中均排名前10%。

绩优基金经理为何也频繁离职?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降薪浪潮或是主因。

对此,一接近上海某头部银行系公募的人士指出,“在此次降薪浪潮中,银行系公募的员工是重灾区。与其银行股东的平均人员薪酬相比,银行系公募员工的工资太高了。限薪政策正式实施后,银行系公募的薪水降幅肯定是很大的。在探讨限薪方案的时候,一家银行系公募的股东甚至提出了将全公司的薪酬上限定为80万,但最终这个上限应该没有施行。”

从薪水情况来看,银行系公募和中小型公募可能面临更多基金经理离职压力。

这其中,中加基金闫沛贤也是就职于银行系公募的基金经理。

对于银行系基金的限薪状况,上述人士还指出,“银行系公募限薪肯定会面临阻力,但是限薪力度应该并不会因此而减小,所以银行系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跳槽的情况可能会增多。不过,我认为银行系公募应该不会因此面临严重人才流失。一方面,银行系公募通常经营稳定,还有强大的投研体系加持,基金经理离开银行系公募之后并不一定会过得很舒服。即使降薪,银行系公募对于人才依然具备吸引力。

另一方面,行业内其他公募也在降薪,跳槽后基金经理薪酬未必比现在高很多,所以在权衡跳槽成本后,很多基金经理会选择留下。”

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并未因当下遇到的困难而止步不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财富管理行业仍在蓬勃发展,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历史性首次迈过30万亿元大关,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仍在日益增长。

沪上一位小型公募高管表示,主动权益基金降费直接将公司的盈亏平衡线提高了一个级别,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刚刚实现盈亏平衡,现在又要面临亏损境况。近年来,公募行业发展明显承压,小型机构要想“活下去”,愈发艰难。

“当下公募基金迎来的变革对大多数公司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华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公司今年重新梳理了任务目标和战略举措,对整个投研团队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同时,也淘汰了一些考核不达标的投研人员。

此前,在行业蓬勃发展、激流勇进之际,销量、规模、业绩往往最被关注,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被忽视。到了当下,公募基金新发遇冷,主动权益基金普遍陷入亏损,基金经理能力圈有限、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策略趋同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在整个行业面前。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解决问题,必然会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从调查来看,为应对基金降费、减少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基金公司通过补强业务突围短板、加强创新产品开发、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丰富投资服务内容等多种方式,弥补降费产生的经营缺口,维持盈利能力。

资料参考:财联社、中国证券报、券商中国等媒体公开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