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出发,驱动“宇宙新体验” | 揭秘鹊桥

2024-07-07 08:03:03 - 媒体滚动

编者按:

日前,嫦娥六号样品正式交接给中国科学院。作为嫦娥六号任务地月通信的桥梁,鹊桥二号中继星居功至伟。但它的任务可不止“搭桥”,还有哪些科学目标?“中科院之声”推出“揭秘鹊桥”系列专题,今天介绍月球轨道VLBI试验子系统。

鹊桥二号中继星携带了国际上首个月球VLBI科学载荷。由于简写是LOVEx,科研人员笑称她为“爱神”。

从3000米到38万千米基线长度的跨度,月球VLBI系统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宇宙新体验呢?

01

让探月工程提前5年的技术

黑洞、深空导航、宇宙喷流、射电脉冲……要想了解它们的奥秘,都离不开一项天文观测技术——VLBI技术。

“爱神”出发,驱动“宇宙新体验” | 揭秘鹊桥

VLBI,中文名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一种高精度天文观测技术,它利用多个射电望远镜之间的干涉,实现对宇宙天体的高分辨率观测。

VLBI的角分辨率是观测波长与基线长度(两个VLBI射电望远镜之间的距离)的比值。

这就意味着如果波长一定,望远镜间距越远,我们将获得更高的分辨率。

在历次探月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VLBI测轨分系统将这项天文观测技术成功应用到航天实时任务中,为确保重大专项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孙家栋院士曾评价“VLBI技术的加入,使我国探月工程至少提前了5年”。

02

首创“月地VLBI系统”

地面的VLBI射电望远镜口径分别有25米、40米、50米、65米,VLBI核心设备有主动型氢钟、VLBI数据采集与记录终端、各频段接收机等,主备双路备份,稳定可靠。

但要将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搬到卫星上,在没有备份,且受重量、功耗和空间环境等多重限制条件下,缩小整个系统并实现可靠稳定运行,确实比“登天”还难。

中国科学院月球VLBI团队经过3年论证,确定了VLBI系统“微缩”方案,巧妙地采用鹊桥二号中继星绕月轨道作为月球VLBI站轨道平台,利用卫星的4.2米天线,配置了一套VLBI星载设备,成功构成月球VLBI系统。

“爱神”出发,驱动“宇宙新体验” | 揭秘鹊桥

此后,团队仅用了2年时间,研制出了一套经过电性件、鉴定件和正样件反复试验验证过的月球VLBI系统,建立了技术和产品保证并行的应对复杂载荷系统的管理模式。

团队在鹊桥二号中继星天线配置了VLBI专用馈源网络,可将信号传输给低温电子单元,低温电子单元(含制冷机)实现高灵敏度的射频前端电路,由制冷机电控箱负责对制冷机进行驱动控制,为低温电子单元的信号放大过程提供零下200度的环境,保证了系统稳定。

变频与数据采集终端则主要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变频、放大、采集和处理,其数据输出最快可达到每秒512MB。

作为“系统的心脏”,氢原子钟采用被动型星载氢钟,为系统提供高稳定度的10MHz频率信号。星上存储系统利用中继星固存系统,使用星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接收站,结合地面VLBI数据,进行干涉处理。

鹊桥二号中继星在月球捕获后首先进入24小时大椭圆轨道,月球VLBI系统在24小时环月轨道运行,在合适的时机,从24小时周期大椭圆轨道调整为12小时周期轨道,月球VLBI系统继续在12小时环月轨道运行,月地VLBI基线长度将在约40万公里动态变化。

03

“爱神”出发

月球VLBI系统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高空间分辨率,将实现月地基线的天体物理、天体测量的科学探测及深空探测器的精密轨道测量,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各类天体和现象的物理性质及演化过程。

“爱神”出发,驱动“宇宙新体验” | 揭秘鹊桥

如今,“爱神”已出发,期待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宇宙新体验吧!

责任编辑:宋同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