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AI商业化进程的快与慢

2024-07-07 12:00:31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社评|AI商业化进程的快与慢

在商业化的快进程和技术探索的慢节奏之间,创业者需要找到平衡。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姚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资金压力下,技术驱动型的企业不得不加紧步伐寻找一条商业化之路。在具身智能行业,宇树科技近日发布了一款售价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银河通用也发布了一款泛化具身大模型机器人。与此同时,历经“百模大战”后,订阅制外,大模型赛道也开始探索更多: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推出了“打赏”功能;智谱AI推出了四种商业化模式,包括API调用模式及软硬件结合一体机方案等。

AI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创业者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考虑现金流问题。然而,技术领先并不意味着市场成功。前沿科技领域的商业化,快与慢需要克制,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之间更需要寻求平衡。

首先,AI商业化要快,可推动技术、产业的落地,是技术的一次商业验证,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宏观视角来看,AI商业化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商业化,AI技术得以应用于实际场景,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这种快速推进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还能通过市场反馈不断优化技术。

技术视角来看,AI商业化也是技术筛选和优化的过程。那些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往往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竞争力。通过商业化,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不断在技术和需求之间找到突破点。

产业链角度来看,AI商业化的落地能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大模型为例,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应用”作为起始点,目标定位“重写一遍APP”,产业链自然也会随之完善。如硬件层的AI芯片、光模块、服务器,软件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云计算,应用层的各大APP,都会面临一波新的机遇。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推动了技术的普及,也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创新需要时间和耐心。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埃隆·马斯克的星舰为例,将目标切分,失败也可成阶段性的成功。然而,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往往难以承受这样的高风险和高投入。

最后,平衡商业化与技术探索,企业完成轻盈一跃,需要创业者的勇气和定力,也需要环境的鼓励。

从战略定力来看,企业明确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后,还需坚定不移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商业化并不意味着放弃技术探索,可通过市场的检验和反馈,不断校准。

同时,创业者们需做好心理准备,既需要勇于尝试,快速推进商业化进程,又需要保持冷静,坚守技术创新的初衷。

另外,环境和资本也需耐心。要提倡价值投资观,坚持长期投入。耐心资本曾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解放一项项曾被“困”在学校实验室中的研究,让其走向市场。

与跨越S曲线一样,很多大公司之所以倒下,是因为乐观于其财务增长曲线的攀升,而没有看到或忽视市场增长曲线,最终被激进的创新对手超越——卓越的企业需要在现有业务和未来增长之间完成跨越。对于众多如AI这样以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需要在解决当下问题的商业化和代表未来的技术探索之间,寻求不断的跳跃。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