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危险驾驶刑事案件量明显下降

2024-08-07 00:25:08 - 新京报

8月6日,最高检发布2024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上半年,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6.7万人,同比上升18.5%;不捕19.1万人,不捕率34.2%。共决定起诉76.1万人,同比上升6.8%;不起诉18.6万人,不诉率19.7%。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各类犯罪109.6万人,较2004年同期上升1.2倍,受理人数虽成倍上升,但轻罪案件占比高。

关注 1

上半年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人数占比3.7%

我国刑事犯罪结构与犯罪态势发生巨大变化,轻微犯罪案件占比大幅上升。据最高检通报,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各类犯罪109.6万人,较2004年同期上升1.2倍。“受理人数虽成倍上升,但轻罪案件占比高,如法定刑较低的危险驾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两罪占比达到两成以上。”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介绍。

同期审结的案件中,因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件占比超过85%,较2004年增加30余个百分点;而起诉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严重暴力犯罪人数较2004年同期下降62.5%,占比从20.3%下降至3.7%。

轻罪案件已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对象。据此,检察机关积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准确把握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界限,依法慎重使用刑事打击手段,上半年对不构成犯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作不批捕9.5万人、不起诉3.7万人。借鉴醉驾治理经验,加强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轻微犯罪的治理研究,探索梯次治理模式。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17.1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5.9万人,同比分别下降38.7%、39.2%,均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上半年,检察机关依法起诉各类犯罪76.1万人,落实轻微犯罪依法少捕慎诉慎押的具体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全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案件不捕率34.2%、不诉率19.7%,较2004年同期分别增加26.4、16.7个百分点;认罪认罚适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最高检部署开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强化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上半年,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9.8万人,其中近七成的犯罪嫌疑人在审结前未被采取羁押强制措施。

同时,检察机关探索构建依法及时、就近就便、高质高效的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上半年近80%的刑事案件在一个月内办结。“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上半年检察机关对不起诉案件认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向行政主管机关提出检察意见6万人,占同期不起诉案件的32%,确保能够受到与其行为相当的处罚。

关注 2

对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加大监督力度

据最高检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犯罪,起诉扰乱市场秩序罪2万人,同比上升52.7%。

最高检于去年7月发布意见,要求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严惩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起诉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涉企犯罪5827人,同比上升41.1%。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介绍,检察机关紧盯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加大对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的监督力度,对涉企刑事案件监督立(撤)案近500件。其中,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销一起跨省合同诈骗刑事立案,解除冻结企业账户资金1.1亿余元,6名民警被处分。

此外,检察机关加大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监督力度,上半年办理涉民营经济民事检察监督案件8000余件;加大对涉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办理力度,办理涉企行政检察案件900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亿余元;加强涉企“小过重罚”“过罚不当”等监管执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办理案件200余件;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公益诉讼力度,以公益诉讼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立案58件。

■ 聚焦

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17.1万人

同比下降38.7%,达到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

在各方持续呼吁“关注醉驾治理成本和获益不平衡问题”后,2023年12月13日,“两高两部”印发了《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简称《意见》),并自2023年12月28日起施行。

“《意见》统一全国醉驾执法司法标准,构建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相互衔接、梯次递进的醉驾治理体系。”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17.1万人,同比下降38.7%,达到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

近半数危险驾驶案件在7日内办结

上述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严格做好新规适用,与公安、法院加强协作,做好旧案清理和新案处理工作。最高法、最高检上半年数据均显示,以醉驾为主的危险驾驶刑事案件量出现明显下降。

最高检通报,今年1月至6月,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罪17.1万人,同比下降38.7%,达到2021年以来同期最低;占刑事案件的比例从最高的2022年31.9%下降至15.6%。

最高法此前通报,今年1月至6月,危险驾驶罪案件一审收案14.3万件,同比下降12.93%,《意见》实施半年来效果显现。

上述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强化证据合法性审查,针对侦查活动违法提出纠正违法通知书3900余件;细化证据标准,针对危险驾驶罪开展自行补充侦查7200余人,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出不起诉870余人。

“针对醉酒危险驾驶案件数量大、涉及面广的情况,部分地区创新推动刑事简案快结一站式诉讼治理中心建设,检察机关办理的近半数危险驾驶案件在7日内办结,构建醉驾案件快速办理格局。”该负责人介绍。

此外,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双向衔接、无缝对接机制。对作出不起诉的案件,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犯罪嫌疑人,向有关机关提出检察意见9300余人,占不起诉人数的33.9%。积极推动构建醉驾治理防控体系,完善公益服务机制,探索柔性惩戒模式,将自愿参加公益服务作为适用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处理的考量因素。

法定不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7.7倍

最高检通报,上半年,检察机关统一司法标准,对危险驾驶罪决定起诉14.3万人,同比下降12.2%;决定不起诉2.8万人,其中法定不起诉1.2万人,同比上升17.7倍;相对不起诉1.5万人,同比下降84.9%。

值得注意的是,法定不起诉的人数“同比上升17.7倍”。其根本原因在于醉驾入罪标准的调整。

《意见》明确,血液酒精含量不满150毫克/100毫升,且不具有规定的从重处理情节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照刑法第十三条、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此类情形不属于犯罪,应当不起诉。而此前的司法解释明确的醉驾入罪标准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

最高检案管办相关负责人解释,根据《意见》明确的最新入罪标准,正在办理的醉驾刑事案件中有一定比例不再属于犯罪,因此要作出法定不起诉,这是法定不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7.7倍的根本原因。

此外,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即相对不起诉。随着《意见》的实施,一部分符合此类情形的醉驾刑事案件落入法定不起诉的范围,因此相对不起诉的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

据介绍,检察机关还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履行监督职能,对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的案件,监督公安机关撤案近2万人。

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关于刑事检察工作情况

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6.7万人,同比上升18.5%;不捕19.1万人,不捕率34.2%。共决定起诉76.1万人,同比上升6.8%;不起诉18.6万人,不诉率19.7%。

在已办理的审查起诉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人数占同期审结人数的85%以上;检察机关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占量刑建议提出数的90%以上;对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采纳数占同期提出量刑建议数的90%以上。

对公安机关开展立案监督7.1万件;监督后公安机关已立(撤)案6.4万件,纠正漏捕6300余人、纠正漏诉3.2万人;针对侦查活动违法行为,提出纠正19.2万件次,监督采纳率98%;提出抗诉3300余件,法院采纳抗诉意见改判和发回重审1900余件,占法院审结总数的78%;针对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6000余件次,法院同期采纳率98.1%。

关于民事检察工作情况

办结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3.7万件,提出监督意见6500余件,其中提出抗诉1800余件,法院再审改变率91.1%;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600余件,法院裁定再审后改变率97.4%。

对民事审判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2万件,法院同期采纳率94%。

对民事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5万件,法院同期采纳率91.4%。

提出的民事诉讼监督意见中涉及虚假诉讼3800余件。

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9万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3万件。

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

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7万人。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6万人。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3.3万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2.5万人。

通过帮教回访、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对不批捕、不起诉、被判处刑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处罚等人员开展特殊预防工作1600余次;开展法治巡讲7100余次。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