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

2024-08-07 06:47:36 - 中国妇女报

版画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

    数码版画《天安门》 韩桂田,李帆 2023年

版画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范语晨

    “这个是太和殿,这个是鼓楼,这个是永定门……”“原来,以前的北京城也这么美,这么热闹!”

    盛夏的一日下午,走进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畔的北京城市图书馆,“版画中轴:首都图书馆珍藏版画典籍展”展区内,一条50米的“中轴长廊”正吸引着观众的目光。一块块镌刻着数字版画的透明立面屏,串联起北京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一些孩子穿行其间,好奇地讨论着他们生长于斯的这座城市。

    而数日前从印度新德里传来的喜讯,更增添了观展者的兴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时12年的中轴线“申遗”努力,终获成功。

    关于中轴线的历史,以及那些世界闻名的标志性建筑,人们已不陌生。然而,当驻足观赏展出的198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版画作品时,依然感受到了心灵震撼——艺术对历史细节的记录别具魅力,走进这条文明轴线的故事与光芒中,眼前耳边,是古老的理想,是盛典与礼乐,是不息的烟火与活力……

    回看,古人构画都市的理想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曾说:“‘北京中轴线’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规划理念的持久生命力。”置身展厅之中,能够回看累积层叠的历史徐徐展开。虽然展览重在展现定格于版画艺术中的一个个中轴点位,但在策展思路上却没有忽略中轴线整体的历史形成与精神内核。在第一个主题单元中,展览便巧妙地将历代北京地图、文献记载与相关的版画作品结合起来,按照时间顺序次第呈现。

    于是,伴着展览中《周礼句解》(明刊本)、《礼记疏》(清刊本)中记载着城市建造的书页书影,中国古人构画建造城市的最初理想一点点清晰起来。“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原来,早在《周礼·考工记·匠人》中,如何营建都城便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规制——一国之都城应为四方形,面向南,左边是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君王所居的内城,应有颁布法令之地,有履行册命、举行庆典之所。由此,以皇城为中心、包含中轴结构的都城蓝图已奠定。

    前有北魏洛阳城,后有唐朝长安城、北宋汴京城,那么符合古人理想的北京城何时初现雏形?南宋陈元靓编著的《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一张珍贵的地图给了我们答案。眼前这张《金中都皇城图》乃金贞元元年,海陵王迁都燕京时营建都城的图样。此时的金中都,在辽南京旧城的基础上向东、南、西三面扩展,形成了北京的第一条中轴线,南起丰宜门,北达通玄门。而到了元至元四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金中都大宁宫一带另建新城,在《元宫城图》里,已经能依稀看到今日北京的城市“筋骨”。沿着历史的轨道继续行进,可以看到,明代《北京城宫殿之图》里新建了角楼与钟鼓楼,今天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中轴线至此已成型,而清朝的木刻版画《社稷坛》《天安门颁诏》,石印版画《天坛肃仰》,西方的铜版画《正阳门外大街》《故宫午门》等则见证着中轴线建筑群落日臻完备……

    北京城,终于成为《周礼》中理想都城集大成的范本。而最早只是城市布局或建筑形态白描的版画作品,也逐渐加入更多的人物与颜色,令观众迫不及待走进历史记忆的更深处……

    重现,辉煌盛典与文明的碰撞

    画面上,三层坛面严整肃穆。圆形的圜丘之上已搭设幄次,五供的基座已就位,皇帝正在第二层坛面上进行祭拜。

    这幅名为《皇帝在天坛祭天》的彩色铜版画,收录在美国1883年出版的《中国总论》中。17至19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使团以及欧洲各大报社派驻的新闻记者接踵往返中国,留下了一批记录北京城的版画。其中,皇家的祭祀典仪成为画作的重要主题。而如今得以从版画作品中一览这些庄严有序的场景,让观众对中轴线承载的中华礼制文明多了几分实感——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铜版画《同治皇帝庄重的祭天仪式》里,同样是冬至圜丘祭天,人物的神态细节更为丰满,传达出感念天恩、祈愿天下安宁的庄严情感;而铜版画《皇帝在先农坛亲耕》、木刻版画《亲耕》与石印版画《谕祭先农》等作品,则从不同视角刻画了每年仲春时节,皇帝赴先农坛扶犁亲耕的场景,画面中的先农坛彩旗招展,远处,是皇帝亲耕后民间演戏庆祝、祈愿来年五谷丰登的情景……敬天、尊祖、重农,对祖先的敬重追溯,对天下社稷的责任愿景都在各种礼制建筑的祭祀活动中得到传承。

    除了祭祀仪式,此次展出的中西方版画作品还从更多角度呈现着丰富的皇家的政治与文化生活。在木刻版画《大朝会之图》中,清朝百官朝见天子的场景描绘得细致生动;长卷木刻版画《康熙万寿盛典图》则为庆贺康熙皇帝六旬寿辰而作,详尽描绘京城内外官员、百姓自北京西郊畅春园至皇宫神武门张灯结彩、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而杨柳青的彩色木版年画《清廷元旦朝贺》则描绘了元旦这一天清晨,官员们在大清门前下轿,准备入宫参加大朝典礼的情景;《乾清宫千叟宴》等画作则将清代帝王宴请千余名老人时,觥筹交错的席间情形复现于观众面前。

    庆典主题的画作尽显皇家之煊赫,而关于外邦来朝的盛况记载,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有力佐证。如果说《紫禁城中的觐见》《除日保和殿宴外藩蒙古》《同治皇帝接见使臣》等画作如实描绘了清朝皇帝接见蒙古王公以及国外使臣的情形,那么《午门前的阅兵》《遥望北京》等画作,则是并未亲临北京的版画师凭借其他文献或他人口述,辅以想象绘制而成。画作里的午门、清兵以及中轴线两侧的建筑景观,与真实情形并不完全吻合,却反映出中轴线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内涵,对于西方世界的辐射与影响力。中轴线上的辉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遥遥相望……

    穿行,在中轴线里的烟火人间

    当人们正震撼于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盛大恢宏之时,展览温柔地提醒观众,中轴线的光芒当然不是皇家与贵族的专属。在北京中轴线7个世纪的变迁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来都是“理想城市”的生命力所在。

    且看,轴线上的市井百态向我们展开。这里,有属于他们的节庆与欢腾——石印版画《别岁》里,百姓们在岁末宴饮辞旧,与好友把酒畅谈;正阳门、崇文门外,《元日赏灯》中人物众多,流光溢彩,重现了清朝北京市民的“花市灯如昼”。

    这里,有季节流转、四时更替的自然节律——英国托马斯·阿罗姆的铜版画《九月初九放风筝》中,人们于秋日登高放飞风筝,图中黄发垂髫,或坐于草地或望向天边,别有一番闲趣。

    这里,有各类人群的社会活动——《瞽者盛会》中,众盲人在前门外火神庙内成立组织,开堂判理盲人间的纠纷案件;《街头杂技艺人》中的天桥一带,一人顶碗,一人手牵狗熊,还有乐师在一旁敲锣打鼓,吸引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这里,更有古都北京繁荣的经济与商业生活——灯笼店、戏楼、造纸坊、拍卖行、中药铺,商贾行人,生意往来,都被刻绘于版画之上,令我们如同置身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

    穿行于中轴线上的烟火人间,竟觉得画中的历史似乎并未定格在过去,而是绵延流淌至今。这或许就是中轴线的独特魅力,封建王朝的落幕并没有中断它所承载的城市功能与文化意义,而是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延续了中轴线均衡对称的理念,版画图案《天安门广场上各族人民大团结》刻画了各族人民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的新中国气象。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生近年来创作的数码版画则描绘着今天的中轴线样貌——这里依然有着晨钟暮鼓的诗意,地安门的月光,而当我们向更远处眺望,钟鼓楼往北,是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系列建筑群,永定门向南,有联通世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于北京这座“理想之城”而言,古韵犹在,未来已来。

    展至尾声,观众意犹未尽,大家或是翻阅着展览提供的画册与书本,或是用智能互动装置制作版画,刻绘属于自己的北京印象。此刻,人们心中对于文明的记忆与期许,充盈在这座新落成的北京副中心建筑里,中轴线的烟火与辉煌,正向着未来绵延生长……

原标题:版画视角下的北京中轴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