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疆护界碑⑦|看,巡边路上的英武少年
新闻眼
广西地处祖国“南大门”,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矗立着一座座庄严而神圣的界碑。每一座界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近日,广西云-广西日报组织报道团队,探访8个边境县(市、区)有代表性的界碑,采写警民、干群巡边护碑的感人故事,报道兴边富民的喜人成果,展示广西筑牢南疆安全屏障的使命担当。
7月10日起,广西日报及广西云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记者张冠年周如雨李贤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嘉隆河水淙淙,沿着边境蜿蜒而去。河岸一侧,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1346(2)号界碑庄严矗立。
“护界碑啰,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啰,个个都是好队员啰……”
7月15日上午,11岁的廖秦国高擎少年先锋队队旗,与7名小伙伴列着整齐的队伍,前往1346(2)号界碑。
孩子们一路行进,一路高歌。一首《护国界界碑歌》,飘荡在边境山水间。脖子上火红的红领巾,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他们,是那良镇滩散小学的“红领巾护界碑队”队员。
抵达界碑,在滩散边境派出所民警、护边员的带领下,小队员们拎着桶,拿出布,小心地擦去界碑上的污渍,为界碑描红。
“这支小小护碑队,已有23年历史啦!”滩散小学校长廖远彬自豪地说。
滩散小学是一所国门学校,与邻国隔河相望,距1346(2)号界碑仅500多米,孩子们经常路过界碑。“界碑就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应该从小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里。”廖远彬表示。
2001年,学校组织少先队员成立“红领巾护界碑队”,并聘请驻地官兵作为辅导员。
从此,小队员们举着队旗,唱着护碑歌,心怀使命,充满兴奋,去巡边护碑。他们在界碑前,聆听革命前辈或驻地官兵、警察等讲述界碑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3年寒来暑往,爱国主义的种子不断开花结果。
“爱碑护碑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滩散小学少先队执行大队辅导员何彩说,学校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护碑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护碑行动从未间断,护碑队的旗帜一直传递至今。队员人数也由当初的1个小队15人,发展至目前7个中队、30个小队,共592人。近年来,小队员吴盈盈当选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农雅芳获评“防城港市新时代好少年”。那良镇六市村的李兰帅一家,大儿子、女儿先后加入护碑队,小儿子还担当“红领巾护界碑活动室”讲解员,夫妻二人也常和孩子们开展护碑活动,被大家称赞为“护碑一家人”。
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在滩散小学的带动下,边境线上的其他学校跟着成立护碑队:南里小学护1355号界碑,民生小学护1354号界碑,范河小学护1351号界碑……
“目前,辖区范围再也没出现牛羊拴碑上、垃圾乱丢等行为。”滩散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方冠力告诉记者。孩子们爱碑护碑的行动,深深感染着广大家长和群众,带动他们自觉爱碑护碑、强边固防。
小旗手廖秦国是滩散小学五年级学生,校长廖远彬的儿子。从二年级开始,他便加入护碑队。
“为何让儿子入队?”
“必须后继有人嘛!”
滩散小学现有壮、汉、瑶、京等民族学生6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一半以上,是边境地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廖远彬说,学生们在校园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应了解家乡、热爱边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少年强,国才强!”
拍摄:徐天保剪辑:曾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