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调查丨加大保障力度提升灵活就业民生“温度”

2024-08-07 15:29:32 - 消息动态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聚焦就业新趋势 ·

编者按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就业新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期《中时调查》围绕加大灵活就业人群保障力度、低龄老人的职场选择、大学生就业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多方走访,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解读。

中时调查丨加大保障力度提升灵活就业民生“温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孙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我国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灵活就业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七分之一。灵活就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参与,但如何进一步提升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也成了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细致解答的一道民生考题。

灵活就业是稳就业的重要抓手

“80后”外卖员刘女士在北京送外卖有五六年了,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她表示,一方面,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另一方面,跑一单能挣一单的钱。“不怕苦不怕累,付出就会有收获。”“目前的收入也还行。”

年过四旬的大龄求职者刘女士,是灵活就业的受益者,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觉得也不错,整整用掉了两三年的时间。“年龄摆在这儿,又没有多少文化,在大城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一开始感觉很辛苦,但跑多了也就习惯了。”

灵活就业的普及得益于数字平台的兴起以及社会对工作模式宽容度的提升。以网约车、外卖配送等为代表的行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参与。与此同时,灵活就业在帮助提升个人收入的同时,也在帮助一部分人快速适应社会的变化。

“90后”宝妈杨冰终于又与社会“接上了轨”。去年9月,杨冰家的“小公主”上了幼儿园,杨冰的时间一下子“富裕”了。于是她就想找一个时间自由又能挣点钱的工作,就这样杨冰成了某平台的一名居家客服。

“每天工作时间大概五六个小时,空间虽然比较自由,但是时间却很紧张,这几个小时一直处在跟各方‘记录—打电话—记录—打电话’的循环之中。此外,收入也很微薄,如果一天只做一两个小时,基本相当于白干。”杨冰表示,居家客服的优势在于没有上班地点限制,可以省去上下班的时间和费用,更加灵活自由地安排个人时间。但居家工作也存在劣势,比如收入低、容易受家庭琐事影响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比较工会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侃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灵活就业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就业市场压力大,传统行业、传统岗位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此外,部分企业的重组也造成了许多工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导致再就业需求很高。其次,大部分灵活就业劳动者从事快递、外卖等岗位的工作,这些岗位能够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几乎没有拖欠工资。灵活就业劳动者虽然劳动时间长,但是总收入水平不低,通常都高于本地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最后,灵活就业岗位入职门槛较低,许多劳动者将之作为失业后的暂时性选择,起到了家庭生活保障的托底作用。

中时调查丨加大保障力度提升灵活就业民生“温度”

我国官方首次使用“灵活就业”的提法是在2001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随后在2022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灵活就业是稳定就业的重要抓手,由于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且具有低成本优势,灵活就业在吸纳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灵活就业赋予了弱势群体更多的可能性。”付一夫表示,在现实生活中,诸如下岗职工、贫困者、中老年人等群体,由于自身竞争力不足,在就业上往往存在着“透明的天花板”。不过在互联网灵活就业的环境下,平台企业和消费者往往更看重产品或服务的获得,因此除了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外,劳动者的性别、学历等在传统就业模式中被列为考虑因素的条件完全可以被忽略掉。同时,平台丰富、开放的资源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给这一群体,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包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等。

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多归属感

在系统算法的驱使下,为按时完成订单,数以百万的外卖骑手在各大城市加速奔跑。“我现在一天能跑三四百块钱,一般周末的时候很忙,有时一次要接三到五单,餐多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不能为了快,把自己弄伤了。”正在说着,刘女士又来了新的单子,“不跟您聊了,我得走了,要因为送得晚了被投诉,我这一天就白干了。”

灵活就业不仅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创造了条件。但这一领域也存在明显的痛点,比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不足导致他们在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风险。同时,收入不稳定、劳动强度大、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晰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也制约了灵活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杨冰对此表示赞同,她目前并没有缴纳社保,但她打算了解一下相关的政策,然后去缴纳医疗保险。“没有医保,去医院看病会比较贵,还是打算缴纳医保,给自己一个保障。”

健全相应社保制度,是确保国家社保制度有效覆盖的需要,也是通过稳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的缺失上。现行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传统就业方式所设计,不能很好地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针对于此,建议明确灵活就业者的劳动合同关系,确保其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内享有相应的权利。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减少对灵活就业者权益侵害的现象。此外,企业在享受灵活就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障。

王侃表示,一方面,要保证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特别是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权利。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职工参与机制,让灵活就业劳动者能够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合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归属感。”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灵活就业群体逐步扩大,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灵活就业群体给予支持和辅导。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政策和服务支持体系,提高用工政策对灵活就业者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为关键的是,要让灵活就业群体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就业人群同样的社会保障、安全保障、福利保障、权益保障。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校外导师支培元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为了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灵活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确保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定专门针对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法规,明确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最低工资等标准;政府和企业应提供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灵活就业者提升竞争力;倡导健康的工作文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工作生活平衡指导,帮助灵活就业者建立清晰的工作与生活界限。

要进一步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有力保障

“我觉得灵活就业者很有时代特征,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载体,随着载体数量越来越多,做好保障非常重要”。某平台司机小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事实上,正如小杨所说,随着新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国家和地方也在积极出台政策,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8月1日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超大城市要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做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工作。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落实参保相关政策,抓好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扩面工作。此外,还要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

随着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地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例如,北京对2020年及以后毕业离校两年内的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天津对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毕业两年内的本市高校毕业生,继续按规定给予养老、医疗、失业三项社保补贴。苏州则表示,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条件更加灵活缴存,可按规定预缴或补缴公积金,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多缴,长缴。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账户与缴存职工个人账户可灵活转换,完全互通。

与此同时,相关的平台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如滴滴在2023年6月起,通过“橙意保障计划”升级三大保障,以账单清晰透明、完善分配机制来夯实收入保障;在安全、误工、医疗、养老等方向上丰富权益保障;从福利关怀、职业服务、组织归属、协商沟通来探索发展保障。同年11月,滴滴还在“司机节”上推出了给司机的“十大承诺”,多措并举提升司机收入,保障司机权益。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滴滴获悉,在保障层面,为了帮助司机师傅和家人提升抗风险的能力,滴滴联合保险机构推出了商业养老保障、家庭医疗及意外保障、夏季极端天气损失误工保障、省险宝、关怀宝等,让司机师傅们出车更安心。此外,平台还持续推出“新司机收入保障”“淡季收入保障”等计划,升级司机等级权益,让司机师傅收入更稳定、权益更有用。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就业模式,既存在机遇也存在一些挑战。因此,需要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共同促进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社会对灵活就业的接受度可能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作方式的变革,灵活就业可能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未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有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政府也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包括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此外,也可能会出现更多基于灵活就业的新职业等。

王侃则认为,随着社会越来越认可和尊重灵活就业劳动者,灵活就业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力量。但灵活就业总量不会无限扩张,目前,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高点,未来可能很难继续大规模地吸纳灵活就业人员。

“要为灵活就业者未来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灵活就业者的权益,让灵活就业者由现在传统劳动岗位、劳动密集型岗位转向高新技术岗位。而政府、教育部门、社会以及家庭等,也要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规范、引导、关爱、支持,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宋向清表示,让灵活就业者的人格得到强化和保障,让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和尊严得到更多认可,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

灵活就业不仅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是时代赋予个体的自由与机会。在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政策的完善与行业的规范。只有当每一位灵活就业者都能处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工作,其自身的权益才能获得尊重与保障,也才能真正体现灵活就业的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时调查》报道线索征集启事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您好!《中时调查》自启动以来,始终秉承客观、公正、专业的新闻态度,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经济报道。为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报道内容,提升报道质量,现面向广大读者征集经济领域的调查报道线索。

一、征集范围

包括行业发展、产业政策、市场监管、科技创新、金融投资、国际贸易、消费者权益等,任何您认为具有新闻调查价值和公共利益的经济事件或现象。

二、线索要求

真实可靠:线索必须基于事实,可提供照片、视频、文件等相关证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具有新闻价值:事件或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未被广泛报道:优先考虑尚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鲜线索。

三、提交方式:

线索请发送电子邮件至:jjsbzsdc@126.com。

我们承诺对提供线索者的隐私进行严格保护,未经允许不会公开任何个人信息。对于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将进行深入调查,在核实后予以报道,并根据线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给予一定的奖励。该征集长期有效。

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调查》小组

2024年8月7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