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2024,自动驾驶供应链谁在赚钱?

2024-08-07 16:36:15 - 资讯精选

行至2024,自动驾驶在国内已发展10余年的时间。作为硬科技的代表,不同于纯商业模式创新的短平快,自动驾驶赛道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是技术难度高、长尾问题多,周期长,烧钱快的特点,另一面却也是使用场景丰富、市场广阔、对宏观经济驱动力强劲。

也正因其双面特性,在产业发展早期引来众多资本关注。然而,资本好像正在失去耐心。一级市场融资通道不畅,自身变现能力不足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到二级市场融资求生成为众多自动驾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因此,出现了大家近期看到的集中上市潮。

而这,也正给了我们客观从商业角度透视自动驾驶产业链发展实况的机会。未来驾驶梳理了文远知行、地平线、禾赛科技等多家创业企业财报信息,覆盖激光雷达、芯片、智驾域控、自动驾驶解决/智驾方案等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并发现了以下2个现象:

上游链条较早被激发,但亏损依然是全产业链的主旋律

虽同是自动驾驶产业链,但不同环节并未出现同频共振,整体来看,较下游市场,上游市场更早被激发。

行至2024,自动驾驶供应链谁在赚钱?

由上图可看出,激光雷达的代表性玩家,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2021年-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7.21亿元、12.03亿元、18.77亿元和3.31亿元、5.3亿元、11.2亿元,而芯片代表企业地平线2021年-2023年的营收也达到了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以上金额均为人民币)无论是营收金额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其他环节企业。

未来驾驶认为,激光雷达和芯片市场最先被激发的原因主要是:激光雷达和芯片是L2-L4自动驾驶车辆的关键零部件,尤其是L2级别智驾市场的爆发,激发了市场需求。据知名战略咨询公司YOLE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份额5.38亿美元,同比2022年的3亿美元,增长80%。

尽管在营收这一数据维度上,逐年增长成为上述企业的主旋律,但仍未能摆脱长期以来的亏损现状。由上表可以看出,截至2023年,唯有速腾聚创一家企业扭亏为盈,净利润9400万元人民币。

不仅没有止亏,文远知行、禾赛科技、黑芝麻智能三家企业还出现了亏损扩大的情况。提及亏损的原因,三家企业不约而同将其归因于成本的增加,尤其是研发成本的高企。如文远知行,2021年至2023年,文远知行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43亿、7.59亿及10.58亿元,而营收却从2022年的5.28亿元下滑到2023年的4.02亿元。(以上金额均为人民币)

软件产品的长尾效应更显著

未来驾驶拆解了各家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毛利润,不难发现,在2021-2023年间,以硬件为主的业务板块大多出现了毛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而这三年恰是芯片、激光雷达等产品市场及出货量迅速扩大的三年。

其中,地平线汽车解决方案中产品解决方案毛利润从2021年的68.5%降低至2023年的44.7%,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基于SOC的解决方案的毛利润则从83.1%大幅降低至23.7%,而速腾聚创用于ADAS的产品毛利润则从2021年的15.8%降低至2023年的-5.9%。

行至2024,自动驾驶供应链谁在赚钱?

反观软件产品及服务业务毛利润则相对平稳,未出现明显下降。如地平线汽车解决方案的授权及服务,2021-2023年的毛利润始终保持在87%以上的高位,速腾聚创的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润也较为平稳(2021-2023年的毛利润分别为54.10%、54.90%、55.40%),甚至出现了连续性小幅上升。

未来驾驶认为,软硬件产品的差异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产品属性,硬件产品一旦形成规模销售,制造成本将大幅降低,降价将是必然趋势,而软件或服务受此影响较小。

其次,虽同为高科技产品,但同一能力水平之下的企业之间的硬件产品差异化极小,这会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价格竞赛在所难免;而软件或服务则具有更高的定制化空间,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不同变动,价格可比空间较小。

但与传统汽车供应链产业不同,智能驾驶时代,软硬件的适配性成为影响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智驾供应商来说,软硬结合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从公司创收来看,软硬结合也将为公司带来更高的营收,同步提升毛利率。

综上分析,自动驾驶产业链虽市场规模已逐步形成,但大家似乎都离赚钱还比较远。展望未来,无论是近期火爆的Robotaxi还是已然成为标配的L2级别智驾功能,都为智驾产业链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与从0-1时期不同,在从1-10的新阶段,市场对玩家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更综合的能力、价格竞争力、落地能力、服务能力等等。谁能全面提升,谁就能在市场竞赛中占有先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