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退选特朗普有望上台,对中美未来AI与芯片的竞争可能有何影响?|钛媒体AGI深度

2024-08-07 13:37:37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钛媒体

拜登退选特朗普有望上台,对中美未来AI与芯片的竞争可能有何影响?|钛媒体AGI深度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JoeBiden)

自7月21日美国现任总统拜登(JoeBiden)宣布退选下一任总统,而前总统特朗普(DonaldTrump)竞选并有望上任以来,关于美国政府未来对华AI和芯片的政策方向正成为关键议题。

就在8月1日,有消息称,美国政府考虑最快在8月底单方面宣布对中国限制使用AI大模型的HBM和其他AI存储芯片与生产设备,一种可能性是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涉及包括美光、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等产业链公司。 

对此,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正在不断评估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并在必要时更新出口管制,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并维护技术生态系统。

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则认为,应该把芯片制造业转移到美国。而且,其团队还计划起草一项全面的AI行政命令,将启动一系列“曼哈顿项目”,立即审查“不必要和繁琐的法规”。这意味着,一旦特朗普上台,对于AI和芯片领域的管制会加强。

持续7年多的中美科技竞争正进入新的阶段。中国一面在不断解决科技产品出口管制问题,另一面正加大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尽管美国打压限制AI芯片对华出口,但中国正缩小与美国的AI差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早前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国恶意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阐明严正立场。在AI领域,美方一边表示希望同中方开展对话,一边酝酿打压中国AI技术的发展,暴露出美方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嘴脸,美方的举措阻止不了中国科技进步,只会激励中国企业自立自强。

多位行业人士向钛媒体App表示,中国正在加紧布局国产AI和芯片体系。艾媒咨询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则认为,中国对计算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助于缓解人们对缺乏先进芯片的担忧,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公共部门对AI及其应用的需求,以及许多实体迫切需要提高效率,有利于AI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7年科技“逆全球化”之路:制裁、围堵、政府补贴 

“MakingAIWorkfortheAmericanPeople。”

这是美国拜登政府在ai.gov官网上直接写出的第一句话——让AI为美国人民服务。

这种独立于全球AI体系的理念,加上中美科技经贸摩擦逐步升级,正促使全球科技领域逐步形成由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提出的“逆全球化”。

自2017年时任总统特朗普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政府从单点对中兴华为公司的制裁,到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EntityList),再到AI、云计算、芯片、创投等领域的多轮制裁和限制政策,形成结构性技术政策,一步步加码升级。

2018年8月,美国商务部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由,将44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及其114家海外关联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向华为出口美国产品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证;

2020年9月,美国对华为的新制裁禁令正式生效,这使华为无法再通过代工或采购的方式获得高端芯片。随后,美国商务部还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关键技术的能力。

2021年3月,美国政府将华为、中兴、海能达、海康威视、大华科技列入“不可信供应商名单”,从而拆除美国境内这些公司生产产品;同年7月和12月,美国商务部又分别将23家和34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均涉及半导体企业;

2021年12月16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大疆、曙光信息、东方网力、立昂技术、美亚柏科8家中国AI与算力相关公司列入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清单,限制美国投资者对上述公司投资。早前,AI龙头商汤科技也被加入了实体清单和SDN清单当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通过527亿美元的巨额产业补贴和遏制竞争的条款,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本土。该法案禁止获得补贴的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企业10年内在中国和其他关切的国家新建或扩大先进制程芯片厂。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2024年3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连续三次发布和更新对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和计算设备的出口管制,英伟达、AMD、英特尔的多款GPU和AI芯片产品已不能再出口到中国,就连高端游戏显卡RTX4090都受到了限制。

据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最新披露,截至目前,商务部BIS“实体清单”中已经有1300多家中国实体,涵盖AI、芯片、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

随着美国不断加码施压,加上​2022年至今ChatGPT和英伟达GPU的爆火,使得AI算力成为新一轮生成式AI浪潮中的关键要素。美国也加紧阻击中国获得英伟达、AMD的先进AI芯片,从而让全球科技产业链正悄然发生巨大影响与变化。

去年11月13日,英伟达发布全球性能最强AI芯片——NVIDIAH200TensorCoreGPU(图形处理器)。在用于Llama2、GPT-3等大模型推理或生成问题答案时,H200性能较前代提升60%至90%(1.6-1.9倍),而与CPU相比,H200性能提升了110倍。

但英伟达已经表示,如果没有获得出口许可证,H200将无法在中国市场销售。即便是“中国特供版”H20、H800,如今也都无法向中国企业进行销售。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Raimondo)曾公开表示,美国绝不能让中国得到这些最尖端的芯片,绝不能让中国芯片技术赶超美国。美国政府不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最复杂、处理能力最高”的AI芯片,以防中国有能力训练前沿AI模型。

截至今年4月28日英伟达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当中,在数据中心业务上,英伟达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占比已经从2023财年的19%,降低至2024财年的中个位数百分比(5%)。

财报会上,黄仁勋称,由于技术限制,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显著降低,将继续尽最大可能服务中国客户。“我们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与10月份实施新的出口管制限制之前的水平相比大幅下降。”

尽管美国政府希望芯片产业链回流到美国,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政策逐步让很多芯片企业自身感到“恐慌”和担忧。据新华社主管的《环球》杂志报道称,2024年英伟达有望在华交付超过100万颗定制版的AI芯片,总销售价值约120亿美元。

黄仁勋曾表示,希望借助新的芯片使得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实现最大化。

除了制裁围堵,政府补贴和政策指引也是美国对华发起AI与芯片竞争的关键手段。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任务小组(NAIRR)日前公布了一份计划,显示2023年起的未来6年内预计投入超过26亿美元,对生成式AI进行研究。另据美国公布的2024财年联邦政府预算方案,包括国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等多个机构,累计向AI领域计划投入超过25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万亿元),以实现AI研究和软硬件服务。如果再加上政府外部筹资、民间资本等,2024年,美国在AI领域投资预计将超过数十万亿美元。

而政策层面,7月31日,在拜登签署关于AI安全、可靠和可信赖发展的行政命令(EO)270天之际,美国商务部宣布,旗下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三份最终指导文件,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发布的旨在帮助降低风险的指导文件草案,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分别公布 AI风险收益报告和专利主题资格的指导更新。这些文件旨在提高AI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度。

美国商务部在文件中指出,包括微软、OpenAI、苹果等公司都加入了拜登政府的AI发展计划。在拜登看来,AI技术必须安全可靠,而促进负责任的创新、竞争和合作将使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释放该技术的潜力,解决社会上一些最困难的挑战。“美国联邦政府应该引领全球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就像美国在以往颠覆性创新和变革时期所做的那样。”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将推动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举措描述为一项科技领域的“登月计划”,与美国NASA著名的“阿波罗计划”如出一辙。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不管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或增长,还是经贸全球化逐步恢复,长期来看,美国都希望在AI、芯片等领域占领先机,从而将与中国展开一场关于AI和芯片的竞争。

而过去7年的竞争关系已经重塑了全球科技产业链,并正在改变行业结构。

《数字战争:中国的科技力量如何塑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网络空间的未来》一书作者马文彦表示:“在美国限制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缺乏(先进的)GPU成为了一种新的情况,这促使了中国AI效率的提升。”

《芯片战争》作者米勒(ChrisMiller)认为,七年间,中美芯片战正在重塑科技供应链。玩具和拖拉机、飞机和心脏起搏器、咖啡机和建筑设备、微波炉和医疗设备——几乎每个带有开关的设备内部都有的基础芯片,不需要最先进的工艺,但现代经济离不开它们。一辆新车可能有1000个这样的芯片,而疫情期间芯片短缺扰乱了全球供应链,损失了数千亿美元。

米勒强调,对于美国来说,芯片制造补贴只是短期效应。从更长远角度来看,美国的成功需要保持技术优势,这意味着要重视创新研发。

放弃幻想,中国加速AI和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

“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8月6日,《北京日报》以“这是‘美国伤害美国’,愚蠢,愚蠢,愚蠢”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提到美国可以通过“卡脖子”一时延缓中国的创新步伐,却无法长期将中国阻挡在高科技竞赛圈之外。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种种伎俩只会增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激励中国冲破封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实际上,美国对中国AI、芯片等科技领域的加码风向,正在改变中国科技发展格局。

7月31日路透报道称,美国计划于本月将约120家中国实体列入其限制贸易名单,涉及包括晶圆制造和工具,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AI技术等领域的公司,名单上实体供应商需要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证,才能够向产业链企业供货,但这些许可证很可能会遭到拒绝。

针对中美芯片发展议题,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认为,当前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离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预计今年三季度,中国芯片设备可实现自主可控,而在未来5-10年内,中国芯片设备完全有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此外,AI正在成为美国政府新的“加码目标”。然而,尽管美国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发展方面领先一步,但中国正在加速进步,缩小与美国差距。

近期,几家中国公司推出了与美国OpenAI公司对标的开源AI模型技术,而且还可以供全球消费者、企业和独立软件开发者使用。

今年5月下旬,王小川创立的百川智能发布全新Baichuan4系列模型,以及百川首款懂搜索的AI助手“百小应”。其中,Baichuan4模型在基准评测中位列国内第一。

6月,智谱AI发布全新国产开源大模型GLM-4系列,包括90亿参数尺寸版本、多模态GLM-4V、GLM-4Turbo等多款产品,直接对标OpenAI。

7月,快手在中国发布视频生成模型可灵,并已经向全球用户开放;智谱AI公布​对标Sora的视频模型“清影”近期也已经开源开放。而OpenAI的视频模型Sora目前仍未开始广泛测试。

8月,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上架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生成视频和图片效果逼近OpenAI的相关产品。

Llama中文社区联合创始人曲东奇表示,快手研发的“可灵”视频模型技术能力不亚于OpenAI的sora视频模型。

而就在“可灵”发布之前,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YI模型在OpenAICEO奥尔特曼认可的评测平台LMSYS盲测竞技场最新排名中几乎与美国领先技术相当,最新千亿参数模型Yi-Large在总榜排名世界模型第七,中国大模型中第一已经超过Llama-3-70B、Claude3Sonnet。其中,文分榜中,Yi-Large是与GPT4o并列世界第一。

“我们推翻了中国不具备与美国竞争(AI)人才或技术这一普遍看法,”李开复表示,“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李开复向钛媒体App坦言,“一年前,中国大模型感觉太落后(于美国)了。但今天我们非常自豪的说,我们狂奔了一年,在模型方面至少赶上了美国最顶尖、一年前发布的(大模型)产品,当然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但我们对未来会需要有一个沉淀和展望,不能只是拼命狂奔。”​

但李开复也强调,目前国内算力差距也是重要课题,“我们算力一直远远落后”。但随着推理算力每年降10倍,他相信基于更低的算力成本也能做出更好的模型。

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大中华区高级合伙人钟惠馨(VioletChung)认为,在传统AI和先进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生成式AI每年可以在中国进一步释放价值2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投资行家们正准备在未来十年大举投资,推动中国AI产业发展,每年的款项数额不仅将达到数万亿美元,还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驱动力。

如今,中国资本正加速投资AI产业。

8月6日,有消息称,月之暗面刚完成新一轮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高达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87亿元),并吸引了包括腾讯、高榕资本和老股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其他投资者。

而在此之前,百川智能宣布完成A轮50亿元的融资,估值高达200亿元,投资方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阿里、小米、腾讯、中金、深创投等机构。

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同比增速为13.9%。行业投资方面,去年,中国AI行业已发生投融资事件815起,比2022年下降18.2%;融资总额达2631亿元,比2022年的1731亿元上升51%左右,投资事件有所下降但融资总额有所提升。

据中国信通院披露,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企业近3万家,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数量已超过4500家。同时,目前全球拥有AI大模型1328个,其中美国占44%,中国占36%。

如今,在美国政府不断利用出口管制、加征关税、长臂管辖等手段限制中国在先进制造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下,中国正加紧布局自主可控的科技产业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预计到2029年,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北京日报在评论文章中称,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工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正在积极与各国共享技术进步、谋求共赢发展。是冷战思维、拉帮结派,还是开放合作、共建共享,某种程度上,这不单单是科技创新的路径比拼,也是发展理念的竞争。

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测,随着中国AI算力层、模型层、应用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估计到2030年,中国AI算力与模型层市场规模约为5.2万亿元,产业端AI市场规模约为9.4万亿元。

在全球舞台上,未来两大经济体之间的 AI、芯片战争即将打响。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