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恐龙化石研究取得世界性重大成果——河北承德丰宁发现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恐龙皮肤化石和新属种角龙
转自:承德发布
我国恐龙化石研究取得世界性重大成果——
河北承德丰宁发现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恐龙皮肤化石和新属种角龙
日前,我国恐龙化石研究取得世界性重大成果。经国家专业研究团队5年多的发掘、修复与研究证实,2017年、2018年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相继发现的两具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具是在热河生物群以及河北省首次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其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超过了已知的所有恐龙皮肤化石,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化石之最,被誉为“热河第一剑龙”;另一具为新属种角龙类恐龙。
剑龙背部皮肤印痕
剑龙类恐龙化石
2017年以来,丰宁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四岔口乡进行常规的化石产地保护、勘察工作中,先后发现了两例恐龙化石,后经自然资源部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古生物学专家实施现场勘察与论证,并通过丰宁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通力合作,经过5年的发掘、修复与研究证实,其中体长约1米的为恐龙新属种,属于较原始的角龙类恐龙,另外一体长约5米的属于剑龙类恐龙。
角龙类恐龙化石
著名古生物学家张福成介绍,此次发现的两例恐龙化石均属于热河生物群,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早白垩世陆相生物群。位于河北北部的冀北热河生物群代表着已知最早的热河生物群生物组合,其中绝大多数种类均出自丰宁域内,是人类深入了解地球自然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科研人员与工作人员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恐龙化石点进行化石发掘。
发掘现场
一般认为,剑龙家族的全盛时期是比白垩纪更早的晚侏罗世。研究表明,丰宁发现的剑龙化石是剑龙类恐龙在河北的首次发现,也是在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的首次发现,首次证实了在更晚时代的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依然有剑龙类活动,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供了化石依据。
丰宁满族自治县发掘的恐龙化石(局部)。
角龙顶骨-鳞骨
角龙奇异的形态以及内在的科学意义,一直是生命演化研究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在距今约1.7亿至1亿年前的早期演化历史中,较原始的角龙体型较小,主要靠后两足行走,身体结构相对简单,但在距今约1亿至0.66亿年前的晚白垩世,上述外形简单的角龙演变成了四足行走奔跑的巨兽,并且有的种类在头上长有大型的角等头饰或实用性结构。研究成果显示,此次丰宁发现的角龙类恐龙,恰好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该标本近乎完整保存的骨骼不仅为角龙类恐龙的演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证据,也再次证实了新角龙类恐龙可能起源于东亚。
(部分图片由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