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2023-09-07 17:30:31 - 市场资讯

转自:和佳医疗

前言

毫米波治疗是一种利用低强度毫米波辐射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并以糖、脂质合谐频率和相干电振荡改善机体微生物环境,以平衡和恢复免疫功能的物理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包括肿瘤、疼痛、消化性溃疡、伤口愈合等。

“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毫米波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免疫力

“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今年5月,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诊了一名60岁女性患者。该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出现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的症状,不能远距离行走,经诊断考虑为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免疫力低下,经过7天毫米波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上述内容转载自: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

“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认识毫米波治疗

“另辟蹊径”,毫米波助力肿瘤治疗

毫米波是波长为1~10mm,频率为30~300GHz的极高频电磁波,作为一种高频疗法应用于临床,最初见于前苏联,自90年代在中国流行。毫米波治疗的作用机制有多种学说,目前认为低强度毫米波疗法辐射能引起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产生0.5×1011—0.3×1012Hz相干振荡的谐振学说得到了普遍认可[1-2]。

毫米波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分为2种:生物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临床上以非热效应为主。这种效应常常发生在分子及细胞一级水平上,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性,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远位脏器、组织及其功能和内分泌腺的分泌等[3]。

毫米波治疗的信息调控作用是多途径的、整体性的、复杂的非线性的作用过程。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穴位-经络系统是产生毫米波治疗生物学效应的客观传导途径。毫米波治疗的总体作用特点是:①毫米波治疗对生物体的影响表现为远位效应。②毫米波治疗对生物体的作用具有频率依赖特性。③毫米波治疗的生物学效应必须考虑作用时间及累积因素的影响[1]。

毫米波在调节细胞免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辅助T淋巴细胞(Thelper,Th)的异常漂移,是恶性肿痛患者体内免疫调节紊乱的一种表现。有研究表明,毫米波治疗可提高患者IFN-7/IL-4比值,从而阻止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Th2细胞的漂移,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4]。临床上,毫米波治疗主要与化放疗或中药联用,可增强化放疗及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减轻化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杀灭或抑制癌细胞,减轻癌性疼痛,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2]。

IZL-2003Ⅱ型毫米波治疗仪是和佳医疗自主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物理免疫治疗设备,采用了脉冲、等幅、聚能毫米波和中红外辐射多种物理因子,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协同刺激免疫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经络等系统的免疫强化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针对不同类型肿瘤,结合穴位配伍,设置了多种治疗方案,可满足不同患者个性化的治疗需求。毫米波治疗可用于缓解癌痛、疲乏、失眠等症状,减轻化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能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

参考文献

[1]罗庆禄.毫米波的生物效应及医学实验和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6):8102-8106.

[2]王艳苓,潘攀,徐红达,等.毫米波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628-630,637.

[3]李志勇,郑云,杨初燕,等.毫米波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6,51(11):1294-1297.

[4]骆云鹏,余南生,黄文州,等.极高频电磁波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辅助淋巴细胞亚群Thl/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6,22(5):562-56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