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忠光: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2024-10-17 12:10:02 -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为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整体水平,需要构建更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经营主体、市场建设、要素配置等领域体制机制,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地向新质生产力流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颠覆式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核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充分展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再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每一次改革开放都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生产关系的优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作出战略部署,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生动局面,提升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促使了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整体水平,需要构建更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经营主体、市场建设、要素配置等领域体制机制,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地向新质生产力流动。

《决定》指出,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形成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需从以下方面发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市场要素配置方式,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教育-科研-人才”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创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科研服务和保障机制、激励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等,优化学校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模式,培养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类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包括劳动者与管理者、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和谐关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全新劳动者。

深化新型要素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是促使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持续发展耐心资本。培育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国家标准体系,完善流通机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开发利用、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安全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制度等,研究探索数据要素隐私保护、数字伦理等问题,结合数智化生产资料和数据要素的共享和融合趋势完善制度机制,完善市场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更大力度探索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措施,更大范围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突出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避免泡沫化,注重数据安全、构筑安全防护,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实现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作者:权忠光(全国政协委员,中企华评估公司董事长)

文字编辑:王慧峰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