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气温下降,你需要这些健康贴士!

2024-10-17 16:30:49 - 南宁晚报

上周寒露,下周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两大节气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未病中心覃信主治医师提醒,渐入深秋,气温下降,露水增多,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通过壮医养生预防疾病。

秋意渐浓,气温下降,你需要这些健康贴士!

食补,调养顺应季节变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这个时候,适当增加能量与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就很有必要了。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为了维持体温,基础代谢率会有所增加,相应地,对能量的需求也会增大。因此,深秋季节应稍微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同时通过摄入充足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A来提高耐寒能力,有效增强免疫力,应对寒冷天气带来的挑战。

寒露进补、先调脾胃“秋冬进补,开春打虎”。两广地区夏季炎热,人们酷喜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等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匆匆进补。《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甘先入脾。”寒露节气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此时宜常食甘淡补脾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糯米、鲈鱼、鸭肉、莲子等,逐渐增强脾胃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就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进食有关的补品或补药。

建议多食根茎类植物,如红薯、芋头、土豆等薯类,它们既能替代主食提供能量,又能补中益气,调节肠道菌群,增强体质。

秋意渐浓,气温下降,你需要这些健康贴士!

尽管气温渐凉,补充新鲜蔬果中的营养成分不容忽视。深绿色的叶菜包含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每天应确保摄入300克至500克。建议挑选当季的新鲜水果,如苹果、梨、鲜枣、柿子等,它们富含水分与膳食纤维,有利于润肺去燥。

总而言之,深秋时节的饮食调养核心在于顺应季节变化,摄入多种多样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金秋,壮医颐养正当时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寒露时节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再加上大地万物的逐步萧瑟,很容易让人出现“悲秋”情绪。因此,此时的防治重点仍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畅通龙路、火路气机。

医生介绍,壮医脐环穴针刺疗法属于壮医针灸学的范畴,是在壮医理论和壮医临床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运用针具刺激脐部一定的穴位(脐环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病方法,其特点是简、易、廉、便、效。通调三道两路,调理脏腑,疏通全身气血而促使疾病转归向愈。

壮医药浴疗法是采用壮药煎煮至沸腾后,取药液淋洗、浸泡全身或者局部,使皮肤受热均匀、腠理疏通、血管扩张、气血流畅,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预防保健方法。可分为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

市民也可以服用壮医膏方进行养生。膏方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采用名贵广西地道药材,因人而异,辨证处方,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秋意渐浓,气温下降,你需要这些健康贴士!

秋冻,寒露过后话养生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起居时间也应当作相应调整。

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寒露节气养生就要做到“早卧早起,以待日光”,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登高望远,避免“秋冻”寒露节气是户外登高活动的黄金时节。尤需注意,寒露之后降温幅度增加,昼夜温差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的“秋冻”,否则很容易着凉。

寒露过后,一般是心脑血管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要特别留心,最好推迟晨练时间,减少日常锻炼频率,多注意休息。

秋意渐浓,气温下降,你需要这些健康贴士!

祛寒保暖,足部为先“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足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医生建议,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记者叶祯/文宋延康/图通讯员王煜霞实习生杨佳鑫

编辑|陆丽

校对|韦一璞

审核|姚晓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