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为何开放夜场?烈士的画像是如何复原的?且听上海市民们讲给你听

2024-10-17 19:12:37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博物馆为何开放夜场?烈士的画像是如何复原的?且听上海市民们讲给你听

“今年是我在上海当保安的第六年,闵行区马桥镇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之家,让我在大城市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温暖小家。谢谢上海给了我第二个家,我爱上海!”10月17日上午,在上海市举办的“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专题发布会现场,“新上海人”张颂蔚谈起自己的安居经历,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情绪。

张颂蔚所在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选择。打造了包括共享厨房、公共浴室、共享洗衣房、公共阅读区和公共健身区等多个共享空间,提供一网通办、政策咨询、健康卫生、亲子活动等一站式服务。3000多名与张颂蔚一样,从五湖四海来到上海打拼的普通人,都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成千上万的市民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在这里发生的故事,组成了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生动底色。今天的活动上,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市民代表都分享了自己共建共享城市文明的亲身经历、生动故事。

“通过几年的找寻,我们一共为38位烈士找到了亲属,为烈士亲属找到了6处忠骨安葬地,征集到300多件烈士遗物和革命文物。这张画像,是我们为一位叫蔡财根的烈士复原的画像。我们寻访了烈士的发小的描述,再参照烈士儿子年轻时的照片,用了半年的时间,一次次临摹,反复修改,终于在时隔68年之后,让烈士和亲属实现了‘重逢’……”松江烈士陵园主任卫琳讲述了她这几年带领团队从为烈士寻亲到为烈士修复画像的故事。通过一次次的追寻,她与团队不断拼凑还原革命先烈们英勇牺牲的红色故事,赓续传承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与革命精神。

嘉兴路街道天虹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刘懿静,分享了社区内富有活力的“楼下坐坐”会客厅。“白天,老年人在这里“唱主角”,既有智能手机应用等实用课程、文艺团队排练,还有手工DIY;晚上,年轻人下班后赶着来‘去班味’‘学技能’,在青年夜校学习手冲咖啡、品香等时髦手艺;孩子们最喜欢泡在‘萤火虫’亲子悦读角;周边写字楼的青年白领与企业家们,正策划开展联谊沙龙……”

在几年前,这处如今备受天虹居民喜爱的时髦的打卡地,还是老旧的小区活动室。刘懿静说,社区公共空间的重塑改建,旨在立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居民们多样化的实际需求,用更温暖贴心的公共服务增进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光,是我前行的方向。”活动现场,来自市西初级中学八(1)班的李至柔声音响亮,眼神坚定。她讲述了自己为城市发展贡献“少年力量”的故事。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李至柔提出了建议博物馆增加儿童讲解服务的提案。今年,她又提出了《如何缓解博物馆预约难》的提案,希望能方便更多同学前往博物馆参观学习。令她惊喜的是,两份提案很快都得到了回复和落地。上海好几座博物馆不仅延长了开放时间,增加了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还有丰富的文创和儿童导览手册提供。“谢谢这座城市积极聆听我们少年的声音,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城市共成长!”李至柔说。

除了精彩动人的故事,本次活动还发布了“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全城热力图。据介绍,7月份以来,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围绕“人民城市文明风采”主题,从城市精神的厚度、红色血脉的热度、服务群众的温度、传统文化的深度、先进典型的亮度、文明素养的高度六个方面,会同全市各区、各系统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类群众性活动。市、区和街镇三级共有196个项目、2304个活动纳入市级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2万多场,累计覆盖人数逾1800万人次。

栏目主编:周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