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八星宿上春晚,看晋城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2023年的晋城市春晚节目单上,出现了二十八星宿的名字。这一创新,让晋城的二十八宿塑像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也让晋城人的年味变得更加具有中国味。
晋城泽州府城玉皇庙以元塑28宿著称于世,二十八宿塑像推断为元代大雕塑家刘銮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世所罕见,堪称国宝。
过一个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中国年
在经历了疫情的历练之后,大多数人都希望在疫情第三年能够过一个踏踏实实的中国年,中国年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享受,也要有精神层面的娱乐。而精神层面的娱乐则需要结合传统文化来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年味回归传统,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晋城二十八星宿在春晚上的亮相,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融合,通过舞台沉浸式的声画效果,把二十八星宿的面貌完整呈现出来。环形的银幕效果,让观众有一种仰望星空的感觉,凸显了二十八星宿的神圣。
舞台上的二十八位演员,各自扮演着其中一位星宿,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再现了二十八星宿的艺术内涵和道教文化内涵。特别值得点赞的是,这些演员来自晋城职业学院和晋城歌舞团,他们在排练的时候,都研究学习了二十八星宿的历史,并且对各自扮演的星宿的性格进行了一些勾画,在二十八星宿之间的表演互动上,则突出体现道教神话的神圣感,同时,在表演的体态上加入了很多有亲切感的动作,拉进与观众的距离。让道教神仙拥有了人间烟火的亲切感和戏剧感,让这场表演既符合历史文化传承的需求,也符合春晚娱乐的需求。
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新举措
晋城市把二十八星宿搬上春晚的做法,是文化传承的创新之举,也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之举。
文物本身是静态的存在,特别是一些非常珍贵的文物,更是需要被严格保护起来。文物的活化利用突破口,往往要从文物形象、文物内涵的延伸上来做文章,让文物符号化。文物符号化之后,就可以有新的载体,在新载体上进行各种活化利用,就激活了文物符号的价值,形成了一些收益,再用这些收益去反哺前端的保护,这样,就形成了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之间的循环,构建起了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机制。
晋城市是文物大市,“二十八星宿上春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如果把“二十八星宿上春晚”的实践进一步放大,将来会有更多的文物拥有上春晚的机会。
当然,上春晚能形成一个舆论热点,也能给大家带去新年的祝福和欢乐。但是,常态化的保护和利用还需要形成常态化的机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开展一些文物保护利用的常态化创新,并且形成一定的收益模式。晋城市博物馆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些示范性工作。晋城市博物馆研发的《二十八宿主题丝巾》,在市场上已经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了晋城文创产品的代表作。
近年来,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星宿文化名城已经成为了晋城市的一张文旅康养名片。二十八星宿照耀着巍巍太行山,也启迪着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太行实践。
晋城市文物活化利用的轨迹
晋城全市现有文物总量达67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72处。这些年来,按照《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落实文物工作政策、措施,出台优惠政策,确保当地文物“活”起来、“活”下去。
2019年按照《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意见》,晋城市鼓励民间人士或企业积极认领文物。当年首批推出的50处社会守护工程认养项目,选择的是产权清晰、交通便利、生态良好、环境整洁的项目进行先行先试。
2021年山西文旅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制定了《郭峪古城、天官王府文物活化利用规划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落实,使晋城东方古堡可活化、能互动,探索出了山西省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2022年郭峪村的小狮院经过改造,变成了剧本杀的体验地。郭峪村还开放了地道,游客可以登城墙、观城楼、钻地道。在景阳商业街上,增添了茶馆酒吧、小吃、剧场等年轻人喜欢的业态。
晋城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也走在了前列。2022年,晋城博物馆开发了《青莲寺古银杏禅茶》《青莲寺佛头装饰画》《红色晋城英雄太行文具套装》《中原逐鹿图》《红木黄铜笔》……这些文创产品立足本土文化,贴近生活,融合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于一体。为了弘扬晋城的铁器铸造文化,晋城博物馆收藏了大量铁器,其中包括晋韵堂、晋艺坊等知名品牌。晋韵堂创始人是优秀非遗传承人,他崇尚艺术品生活化、生活品艺术化。晋艺坊铁壶品牌集地方文化研究、文化产品的投资、设计、开发、销售于一体。晋艺坊泽州铁壶项目融合冶铁文化、晋商万里茶道文化、现代养生文化为一体,开发了养生铁壶。
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建军认为:文创绝不仅仅是一件东西,更深远的应该是环境创意,是新型产业,不仅需要文化文物资源,更需要非常敏锐的眼光和新思维的渴望。晋城有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不仅需要对这些资源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更需要不断思考怎样赓续文化传统,促成文创产业创造新型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升文创的文化传播力。文创产品是博物馆陈列的延伸,被称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文创产品开发应是在文物保护和研究基础上的当代文化创造。作为文保人,更要加强对文物内涵发掘和价值解读,提炼内容精髓,物化创意元素,赋能于文明传承,使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责编:刘洋、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