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2023-11-17 11:00:04 - 贝果财经

冬天要说能提升气质,又温暖舒服的穿搭单品,羊毛衫肯定榜上有名。

山羊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所以一提到羊绒品类,率先想到的大概率是鄂尔多斯。但有个神奇的河北小县城,没有草原,不养羊,却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集散地,被称作“中国羊绒之都”。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每年全球40%、全国70%的羊绒制品都在这里集散。2022年,羊绒产业为清河带来364亿元营收、10万人就业,并入选了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清河的羊绒产业是1978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清河,是河北18个贫困县之一,是全省出了名的“四不靠、两没有“,每年都要向上级要救济粮。当年遇到大旱,上面出台新政策,允许村里做买卖,发展社队工副业,作为对农业生产的补充。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1978年,一个业务员去鄂尔多斯购买毛纺设备时,发现被大企业扔掉的下脚料中还含有大量的羊绒,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就弄了一车回来,通过改造梳棉机成功分梳出了羊绒,以5万元一吨的价格卖给了北京的绒毯厂。很快,用下脚料梳绒赚大钱的事儿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周边村民纷纷做起羊绒分梳,清河的羊绒产业拉开了帷幕。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其他县还在种地养殖,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清河人开始走南闯北,深入牧区采购羊绒原料,然后分梳出羊绒销往世界各地,自己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

1985年,多家中国企业去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推销羊绒,其中便有清河产的“精梳山羊绒”,此行吸引大量订单向清河涌来,这也是清河羊绒走向国际市场的开端。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走出国门的清河人,开始以世界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的羊绒产业,尝试打开从羊绒原料初加工到深加工,打造自有品牌,生意越做越大。

一只山羊每年只能薅绒50克到80克左右,由于产量有限,所以大家对羊绒制品的印象停留在:珍贵,也是真贵。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而清河羊绒让人们看到,实现羊绒自由其实并不遥远。在清河,羊绒制品的价值基本按克重估量。比如1克优质羊绒成本价约在1元左右,普通羊绒约为0.8元,这在业内都是透明的信息。一件200多克的纯羊绒衫,原料成本200多元,加工费百八十元,相当于一件平价羊绒制品,入门价可能只要三四百元。

清河很早就掌控了羊绒分梳、纺纱等关键环节,所以一直以来具备成本优势。同样生产一件羊绒衫,清河可以做到比内蒙古那边成本更低。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如今,清河县拥有梳绒机3万台,年加工各类无毛绒5.5万多吨,羊绒网店3.5万家,老一辈创业者建起工厂,四处采购原料、寻找客户。年轻人则利用已有供应链优势,打开手机电脑,通过电商把物美价廉的羊绒制品卖向各地,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

把羊绒价格打到最低,年销售额仍超过60亿元!清河怎么做到的?

敢闯敢干成就了清河羊绒,也让清河这样的小县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连通大世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