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新增停车泊位2.4万个
全年新增停车泊位2.4万个;新建6处人行过街设施;开展20条重要道路整治……今年以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停车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停车更简单、道路更畅通、城市也更漂亮了,生活在青岛幸福感越来越强。
赵波 青岛报道 通讯员 张铭智
停车更简单
全年新增泊位2.4万个
12月12日,在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地下停车场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热潮涌动,青岛城发城市更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青岛重点市政工程,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地下停车场工程位于市北区山东路与鞍山路交汇处,设置30个大型车辆泊位,99个小汽车泊位。目前,全体参建单位正在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内部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收尾工作,全力冲刺停车场年底完工目标,力争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社区停车难问题,实现公交、地铁、私家车便捷高效换乘,提升节点交通转换功能,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今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停车问题作为重点解决目标,年初就制定了建设100个公共停车场项目的目标。截至目前,实施停车场建设项目122个,包括奥帆海岸公园、八大峡、麦岛、崂山实验学校、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等停车场,已完工72个,新增泊位约2.4万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增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3年来累计建成公共停车场项目215个,新增泊位约7.2万个,实现1571个专用停车场开放共享。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创新运用“人防+、公园+、立交+、学校+、边角地+”5个加法建设模式,利用城市边角空地、棚改腾空用地、公园绿地等有限空间建设40个立体停车场,配建泊位约1.9万个,充分挖掘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潜力,打造集约高效用地新模式。新建只是途径之一,今年以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利用已有泊位资源,推动全市393个机关事业单位应开尽开,773个商场、酒店、写字楼和405个小区停车场错时开放,共享泊位约27.9万个,尤其在停车需求较大的东岸城区重点区域,开放共享专用停车场518个、泊位10.6万个,有效提升停车资源使用效率。
行人过路过街更方便
建设6处人行过街设施
“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4月30日,青岛前海一线再添两处过街地下通道——莱阳路海底世界地道、东海东路极地海洋世界地道同时投入使用,市民、游客过路将更加便捷安全,进一步缓解周边道路交通拥堵,提升旅游品质及游客体验。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持续聚焦群众出行过路难题,在景区、学校、主干道路等人流车流密集交织区域建设6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3年来累计开工建设24处,建成投用21处。尤其是前海一线,莱阳路青岛海底世界地道、东海东路极地海洋公园地道今年5月建成投用;东海东路麦岛路地道今年10月开工建设,将于明年建成投用,实现了旅游品质与交通环境双提升。
另外,对于居民小区和学校等人群聚集区,更是通过过街通道及周边设施效能双优化,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出行设施。例如市北区西吴家村站地道,连接起地铁4号线西吴家村站与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停车场,集市民过路、停车与公共出行服务于一体。西海岸新区三沙路高峪路地道贯通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东、西校区,将于年底建成投用,助力校城融合发展。
道路更靓城市更美了
开展20条重要道路整治
今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相关区、部门(单位)协同联动、靶向攻坚,开展胶宁高架路等20条重要道路及沿线整治,完成建筑风貌等七大类30个元素664项任务。针对老旧建筑,更是按照建筑类型、责任主体、建成年限和现状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纳入老旧小区、外墙保温改造范围统筹实施,实现151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焕发新面貌,5.1万平方米黑屋顶还原红瓦风貌。
另外对于道路桥梁设施,今年青岛累计完成市管重点桥梁铣刨罩面3万平方米,拆除高架花盆27.5公里,修补粉刷防撞体、隔离墩12万平方米,更换超期服役防眩板21公里,增设(更换)隔音屏1.1万平方米。在道路设施提质焕新方面,综合拆除、美化等各类举措,拆除违建2459平方米,整治空中缆线16.1公里,规范门头牌匾4578平方米,起垫检查井443处,彩绘箱体65处,整修道路病害面积4.2万平方米,持续提升道路设施综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