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区域协作发展格局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这些是当前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出口拉动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依托邻近国际市场,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中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光能等。依托这些资源,西部地区形成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也是西部发展的一大优势。
作为重要商品粮输出基地,东北地区的粮食调出量占全国40%。它的产业基础比较雄厚,拥有机床、重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多方面领先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技术覆盖原油开采、炼油、化工等多个环节。此外,东北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完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第一,打造“中部隆起”的产业协作新格局。在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依托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产业基础,吸纳东部地区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以及西部地区原材料优势,形成“中部隆起”的产业协作新格局。这种把长板加长、以长板带短板的做法,既能够解决东部产业发展的土地、劳动力等问题,又使得中部地区原本沉寂的工业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等优势快速发挥出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内需市场。
第二,深化既有产业链跨区域协作,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东部地区可以引进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原材料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实现自身产业链的成本优化,提高产业附加值,以自身区域优势满足国际市场。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可以借助东部地区的市场平台与技术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达到产业合作与对接的目的。
第三,推动特色产业梯度转移,形成西部产业集群。中西部省份可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结合自身资源和环境优势,培育和发展本土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并在协作中充分吸收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第四,整合区位与产业优势,构建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北亚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区不确定性与多边竞争逐渐凸显,地区邻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应抓住时代机遇,结合中部劳动力优势提升地区人口整体素质,学习东部产业经验,吸引产业资金支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推动产业数字智能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第五,以物流、人才等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市场互通。提高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交通承载力,强化对外开放的国际运输服务功能。推进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更好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功能。强化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通道网络。推进东北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三省一区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合作,打造泛东北亚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通过交通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物流和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与高效。
促进东、中、西、东北地区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区域间人才协作双方可继续通过干部双向挂职、专技人才交流等方式,推动人才共育,畅通先进理念、技术、经验等优势要素的流动。对于双方互派挂职交流的干部和专业人才,接收地要严格管理、认真培养、大胆使用,让其切实发挥作用、提升能力。持续探索东西部地区协作办学、产教融合基地共建共享等模式,推动双方人才交流实现新发展。(作者分别是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